經文: 路得記1:1-5

1:1  當 士 師 秉 政 的 時 候 、 國 中 遭 遇 饑 荒 、 在 猶 大 伯 利 恆 有 一 個 人 帶 著 妻 子 和 兩 個 兒 子 往 摩 押 地 去 寄 居 .
1:2  這 人 名 叫 以 利 米 勒 、 他 的 妻 名 叫 拿 俄 米 、 他 兩 個 兒 子 、 一 個 名 叫 瑪 倫 、 一 個 名 叫 基 連 、 都 是 猶 大 伯 利 恆 的 以 法 他 人 、 他 們 到 了 摩 押 地 就 住 在 那 裡 。
1:3  後 來 拿 俄 米 的 丈 夫 以 利 米 勒 死 了 、 剩 下 婦 人 和 他 兩 個 兒 子 。
1:4  這 兩 個 兒 子 娶 了 摩 押 女 子 為 妻 、 一 個 名 叫 俄 珥 巴 、 一 個 名 叫 路 得 、 在 那 裡 住 了 約 有 十 年 。
1:5  瑪 倫 和 基 連 二 人 也 死 了 、 剩 下 拿 俄 米 沒 有 丈 夫 、 也 沒 有 兒 子 。



undefined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有沒有聽過「酒淚」,這是一些會品酒的專業人士,去研發的詞句,也有「葡萄酒的眼淚」、「美人的腿」等典雅的詞句,而這個「酒淚」的形成是打開一瓶有年份的純正葡萄酒,倒出部分酒液在酒杯中,然後輕輕地搖晃酒杯,讓酒液在杯壁上均勻地旋轉,當停止搖杯後,酒液便會形成一條條液柱沿著杯壁緩緩地向下流動,並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酒痕,這正是酒裡成分發生化學作用,常被用來判斷酒的品質好壞。

                        我們何不以「酒的眼淚」,去比喻自己每一天的生活,當我們遇見了一些人事物,就像是水添加了不同的果實,有酸、甜、苦、辣,而這些味道中更是能細分為,微甜、少甜、高甜,這些程度上的味道,我們有時候會接受,有時候也不會接受時,也許就像是酵母發生作用,一場如戲的化學變化,開始呈現,酒就是其中的產物之一,一個有故事的人就像酒一樣,俗話說「給我一杯酒,我給你一個故事」,而喝的人千百種感受都有,但能流下「酒淚」,卻更是精采,而那些專業的品酒師說,越好的酒,「哭」的淚越多。

                        而今天的經文,從第一章開始,一至五節,或許這個地方不太好去傳達訊息,因為後面的經節才是重頭戲,但那都只是結果,卻沒有去細細體會短短五節所發生的事,今天透過「酒的淚」,去述說三個女人遇到前所為有的大苦難時,她們是以什麼方式去面對的。

一、  是剩下的泡沫

                        首先提到第一節,這裡提到路得記的背景是在士師時代產生的,有學者指出,應該是在以笏或耶弗他執政時期,因為只有這裡才有跟摩押人有過交流,裡面提到的饑荒,對照那個時代,應該是在戰亂時期,外族人攻打以色列人,連帶把糧食帶走,戰亂之餘,以利米勒是伯利恆的望族,有能力離開被掠奪的伯利恆,就這樣他們到達了物產豐富的摩押地,而摩押地在耶利米的時代是盛產酒,特別是葡萄酒。

                        有一些詮釋認為以利米勒離開伯利恆,是離開神的守護,但若我們是當下的人,我們會怎麼做呢?況且創世紀就有很多的先例,例:約瑟的時代,發生了很嚴重的饑荒;或許以利米勒是對神有信心,不管他到哪裡,神都幫助他,他的名字意為「神是王」,他對神是充滿盼望,以致於他帶著一家人來到了摩押地,原是神不喜悅的民族,但卻給了以利米勒一家前所為有的祝福。

                        講到以利米勒的妻子拿俄米,她的名字本是甜美及美味,或許拿俄米認為丈夫是她生命中的甜味,再加上他是有信仰的人,可在他們到達了摩押地,劇情宛如泡沫幻影,以利米勒死了,只剩她與二子,她失去了依靠,我們不難想像,失去依靠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人,也許選擇坦然面對,或麻痺自己,在接下來的經文,拿俄米對神很失望,甚至認為是神擊打了她,讓她經歷如泡沫一樣被擊破,也像是把酒喝盡後,剩下來的泡沫 ;泡沫對酒的用處,是可以保護酒的美味,或許丈夫的死去是泡沫幻影,但是上帝卻像是泡沫一樣,守護她且不讓拿俄美失去甜味,在一章20節中,拿俄米說自已是瑪拉,意味著苦,但在字根上,也有使之堅強,變強壯的意思;雖然拿俄美對神有怨言,但神卻透過外邦女子,讓拿俄美經歷不同的恩典。

                        如同我們的生命,我們以為自己遇到了苦難時,就無人問津,或神不會幫助我們,但是上帝卻暗中守護,透過不同方式與我們生命產生化學作用,就像泡沫,保存了我們最真實的信仰,當我們願意去經歷的時候,就能撥開這些泡沫,以最濃烈的情感,去感受上帝的帶領。

二、是睡前的解藥

                        再者.我們來談談拿俄米的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瑪倫代表著有病的,而基連代表著滅絕,這些名字,代表著士師時代充滿軟弱和腐敗,瑪倫和基連的身體也許沒有想像的這麼差,因為經文也沒有真的提到兩個人怎麼死的,但重新去看字根,就能發現,「瑪倫」的字根跟舞蹈有關聯,而這名字在阿拉伯語裡有甜蜜的意思,更有裝飾及珠寶之意;而「基連」更有完美無瑕的意思,或許這才是拿俄米取名的真正意涵,畢竟他們還沒死之前就已經有這樣的意思了,會認為拿俄米是在詛咒自己的孩子嗎?應該不會是這樣的意思的,但卻在十年後,兩個兒子,因不明原因都離開了人世。

                        而這處境可以聯想到創世紀,羅得的一家人,羅得失去了妻子,而他的女兒做了一件事,也就是灌酒給爸爸,好讓兩個女兒有孩子,其中大女兒懷了摩押,也就是後來的摩押人,而今天的狀況回到了以利米勒,以利米勒死了,剩下的是拿俄米,而兩個兒子沒有做跟羅得女兒一樣的事,反而帶了兩個摩押女子,或許這一段經歷,有些以色列人讀起來會拿來與羅得做比較;兩個兒子在十年的時間,與妻子應該都會有情感,然而她們卻遇上了與婆婆一樣的事,也就是成為了寡婦。

                        路得和俄耳巴兩個都是摩押女子,經歷到的是丈夫去世這件事,或許兩個人會在睡前哭泣,因為枕邊人不在了,怎麼可能不會有眼淚,俄耳巴的名字還有眼淚的意思呢,想到丈夫高大身影和甜蜜嗓音,這兩個妻子眼裡,絕對是完美的,甚至覺得這個外族男生,是值得嫁的,因為是有肩膀又值得信賴的,而瑪倫和基連又分別有堅強和高大松樹之意;然而她們還有婆婆,婆婆會是她們的依靠,至少路得會這麼想,因為丈夫的名字和婆婆的名字意思是非常像;拿俄米看在眼裡,一定有很多不捨,我們可以想像,三個失去的丈夫的女人,一定有彼此依靠,甚至連睡覺都會一起睡,而在睡前的時候,彼此回憶丈夫的信心,是怎麼把一家人帶到這裡的,而兩個兒子是怎麼成為家的依靠,或許也會睡前一杯,然後說完,就睡著了。

                        當我們遇到與自己同樣處境的人,我們可以彼此分享,而在分享中得到了安慰,因為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面對,在分享的過程中,有些人就會以喝酒來讓自己更放松,比較好睡覺,或更容易說出心裡的話,但這只是一種方式,最重要的是在分享中,給予鼓勵,並且能夠成為彼此睡前的解藥,讓彼此在患難中,除了依靠神,也能把彼此成為信賴的朋友或著是家人。

 

三、  是盼望的彩虹

                        最後,談到拿俄米、耳俄巴、路得,這三個女人的故事在這第五節,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因為伯利恆有飯可以吃了,而在異地失去依靠的拿俄米,或許覺得自己就算沒有依靠,也要在自己的故鄉安葬,甚至有可能想要把以利米勒的遣體一起帶回去,雖然經文沒有提到,但我們可以這樣去想像;而這裡有很大的戲劇轉折,拿俄米要離開了,兩位媳婦也面臨到了要不要跟著婆婆離開的決定。

                        在還沒說到之後的劇情,先看看路得及耳俄巴她們兩個人的名字,有人說耳俄巴代表著後背及逃跑的人,這是希伯來文的解釋,但是耳俄巴是一個摩押人,應該不會取一個希伯來文的名字,又或著因為作者需要,他想突顯路得的停留是出於友誼,但這都是希伯來文所去表達的意境,而在其他的中東名字中,「耳俄巴」代表著「雲」,這個雲就像烏雲一樣,也是不會下雲的烏雲,但是接連而來的是「飽足」的路得,路得在希伯來文是「友誼」的意思,但在其他中東名字意義為「飽足、溢滿的水」,雲與飽足加起來,就是下雨了,而這雨一旦結束,就會雨過天晴,也就是有盼望的一天,然後通常天空都有一道彩虹。

                        或許劇情之後還是依然慘淡,至少她們走近了一個機會,雖然在選擇的時候是很痛苦,我們不能責備耳俄巴,或許她真的捨不得拿俄米,但要一個沒有到過異鄉的女子,去別鄉,然後她不去就責備她沒有信心,對她來說是不公平的,同樣的,對待路得,我們也不用去批判她怎麼放棄自己的故鄉,或許她真的把自己交給了拿俄米,可能她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她可能知道回家的結局是什麼,我們都不能去斷定別人的選擇是錯是對,如同,我們要做一個重大的決定的時候,是需要信心的,身邊的人一定會品頭論足,但最重要的是把上帝放在自己的生命裡,他就是一個見證,而見證也可以是一種約定,而約定,也可以聯想到天上的彩虹。

結論

        最後透過「酒的眼淚」以及以利米勒一家人來說,酒淚是一種化學作用,也可以比喻成上帝與我們的生命的化學作用,當我們遇上挑戰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就算會受苦,也不忘了「苦」要我們學會的堅強,而生命的那一層泡沫,看似迷芒,但也能成為保存味道的方式;再者,要知道不是自己在受苦,可以與正在經歷跟你一樣苦難的人,來分享,彼此打氣,彼此鼓勵,最後,不要懷疑自己的決定,更不要懷疑別人的重大決定,因為這可能成為上帝在他們身上最大的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