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良善-人之初,性本善                                

        良善的希臘文「agathosune」,也有慷慨的意思,可指神的慷慨,其字源是「agathos」,意思為優質的,這詞拿來形容人是有「有用的,有益處的」,也可指人擁有的好行為;放在事物身上是「對其社會性擁有價值的」,像是「教育」,好的教育就會使一個人對社會付出,使他在社會上擁有價值。

        希伯來文的良善是「towb,可連結到恩慈的字根,其意有「好的,令人愉悅,可喜的」,所形容的範圍大部份是在人的感官及才智,也有提到倫理,可能是出於人的感受,才判斷出的形容詞,再者,這個字還分陰性與陽性,雖意思相同,但可能搭配的詞句會有所不同,而最原始的意思是「好的、愉悅的」,而這意義就比恩慈的意義更廣,才會延伸出「良善」出來。

        太魯閣語「knmalu」,出自於形容詞「malu, 」東西功能及人的本性最原始狀態,延伸一個詞,就是「smalu」創造,因為造出來的東西是好的。

 

「良善」吃起來像什麼?/什麼吃起來能體會「良善」

        沙拉通常在主餐前出現,多半是以生菜、水果組成,有些人喜歡放上水煮蛋,可以使沙拉增加營養價值,´就成了有熟食的沙拉,也就是溫沙拉,近幾年來,營養師和中醫紛紛建議在沙拉裡加熟食,中醫說冬轉春,雖然氣候變暖,依然不宜食生冷食品,或許加上高溫烹調的食品是適宜的,而西醫也建議,冷沙拉雖然涼爽,但卻會因為太乾燥讓身體不適。

        溫沙拉的烹調方式,能夠帶出更多營養價值,營養價值食物本身就有,可以呼應到malu,也就是起初的創造,所有事物都是好的,保括神賜予的食物,人被創造時,其本質也是好的,只要選擇好的方式來保存我們內在本質,也是保存良善。

本性良善/最高本質

        期初人本性是善的,中國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的最初是好的,性本善之後,是「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無善惡之分,只因生長環境加上接收到的訊息,讓每人發展不同的行為,也塑造出不同人格。

        最高的本質是出於本性,人的本性是中性,可謂不好也不壞,有首歌叫「路過人間」,裡頭的歌詞述說著,與人的相處會有磨擦,但換位去思考,誰好誰壞呢?良善的定義難以拿捏,因為總會有人以自己的想法,去把良善放在自己的經驗上,顯得個人,且總覺得有個人是極壞的,有個人是極好的,但聽完這首歌,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良善,也沒有人是完全的邪惡。

 

神的良善/人的良善

神的良善出於祂的創作,因為祂做的一切盡都美善,祂不會出錯,是因為祂擁有創造的力量,創造這詞是「bara」,而這字與英文的開始「bigin」有一定的關係,這裡就有一點神學可以說,代表神的字母 是alef, 而出於神的創造是beta, 也就是神之後就開始創造大地,一切的故事就要開始了。

而人的良善,就像上述提到的,但我們的良善若是出於神的創造,就是要回歸本質,不讓這世界來改變我們,而是要隨心意更新,「bara, 」更有更新心意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