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得記3:1-18     
3:1          路 得 的 婆 婆 拿 俄 米 對 他 說 、 女 兒 阿 、 我 不 當 為 你 找 個 安 身 之 處 、 使 你 享 福 麼 .
3:2          你 與 波 阿 斯 的 使 女 常 在 一 處 、 波 阿 斯 不 是 我 們 的 親 族 麼 . 他 今 夜 在 場 上 簸 大 麥 、
3:3          你 要 沐 浴 抹 膏 、 換 上 衣 服 、 下 到 場 上 、 卻 不 要 使 那 人 認 出 你 來 、 你 等 他 喫 喝 完 了 、
3:4          到 他 睡 的 時 候 、 你 看 準 他 睡 的 地 方 、 就 進 去 掀 開 他 腳 上 的 被 、 躺 臥 在 那 裡 、 他 必 告 訴 你 所 當 作 的 事 。
3:5          路 得 說 、 凡 你 所 吩 咐 的 我 必 遵 行 。
3:6          路 得 就 下 到 場 上 、 照 他 婆 婆 所 吩 咐 他 的 而 行 。
3:7          波 阿 斯 喫 喝 完 了 、 心 裡 歡 暢 、 就 去 睡 在 麥 堆 旁 邊 . 路 得 便 悄 悄 的 來 掀 開 他 腳 上 的 被 、 躺 臥 在 那 裡 。
3:8          到 了 夜 半 、 那 人 忽 然 驚 醒 、 翻 過 身 來 、 不 料 有 女 子 躺 在 他 的 腳 下 .
3:9          他 就 說 、 你 是 誰 、 回 答 說 、 我 是 你 的 婢 女 路 得 、 求 你 用 你 的 衣 襟 遮 蓋 我 、 因 為 你 是 我 一 個 至 近 的 親 屬 。
3:10          波 阿 斯 說 、 女 兒 阿 、 願 你 蒙 耶 和 華 賜 福 、 你 末 後 的 恩 比 先 前 更 大 、 因 為 少 年 人 無 論 貧 富 、 你 都 沒 有 跟 從 .
3:11          女 兒 阿 、 現 在 不 要 懼 怕 、 凡 你 所 說 的 、 我 必 照 著 行 、 我 本 城 的 人 都 知 道 你 是 個 賢 德 的 女 子 。
3:12          我 實 在 是 你 一 個 至 近 的 親 屬 、 只 是 還 有 一 個 人 比 我 更 近 。
3:13          你 今 夜 在 這 裡 住 宿 、 明 早 他 若 肯 為 你 盡 親 屬 的 本 分 、 就 由 他 罷 . 倘 若 不 肯 、 我 指 著 永 生 的 耶 和 華 起 誓 、 我 必 為 你 盡 了 本 分 、 你 只 管 躺 到 天 亮 。
3:14          路 得 便 在 他 腳 下 躺 到 天 快 亮 、 人 彼 此 不 能 辨 認 的 時 候 、 就 起 來 了 . 波 阿 斯 說 、 不 可 使 人 知 道 有 女 子 到 場 上 來 .
3:15          又 對 路 得 說 、 打 開 你 所 披 的 外 衣 、 他 打 開 了 、 波 阿 斯 就 撮 了 六 簸 箕 大 麥 、 幫 他 扛 在 肩 上 、 他 便 進 城 去 了 。
3:16          路 得 回 到 婆 婆 那 裡 、 婆 婆 說 、 女 兒 阿 、 怎 麼 樣 了 . 路 得 就 將 那 人 向 他 所 行 的 述 說 了 一 遍 。
3:17          又 說 、 那 人 給 了 我 六 簸 箕 大 麥 、 對 我 說 、 你 不 可 空 手 回 去 見 你 的 婆 婆 。
3:18          婆 婆 說 、 女 兒 阿 、 你 只 管 安 坐 等 候 、 看 這 事 怎 樣 成 就 、 因 為 那 人 今 日 不 辦 成 這 事 必 不 休 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先來看一個單字「賢德」,從希伯來文看,賢德這一詞在路得記裡有「力量, 能力, 效能, 財富, 軍隊」,看起來連「賢德」的意義都沒有,甚至與軍隊有關,而這跟我們印象中的「賢德」不大相同,聯到想到中國文化中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原文卻推翻了這種觀念,相反的,希伯來文認為的賢德,是一個有力量、有能力可以發揮效能,且能帶來財富的意思。

而今天這一個字,掉落到路得記所寫的時代,可能與信仰或著律法,甚至是老祖宗所傳下去的規矩都搭不上邊,卻也與這些元素一起畫出美麗田園式的童話故事,今天的章節,看起來會是一篇完美無瑕的童話故事,甚至不會有人去批判是不切實際的,也把故事跟一般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區分,但嚴格說起來,依然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內容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述說完的,而今天我們將從「賢德」這一字,去發展信息,再去重述一次「賢德」背後的意思以及不同角度的「賢德」。

一、「賢德」與順服

    首先,看到一至六節,這是拿俄米在為路得的後路著想,且細心去教導她如何去「色誘」波阿斯,這是一種詮釋方式,對於色誘這一塊有一些學者傾向是路得尊行摩押人的惡行,可這是拿俄米指示她的,所以跟摩押人的習俗無關;也有詮釋說是拿俄米要路得換下喪服,以來解釋拿俄米要路得重新面對,並找個人嫁,可背後意義,不會只有「為路得著想」這麼簡單,或許拿俄米早就知道了波阿斯的一切行蹤,甚至與波阿斯有交流,只是經文不說,我們僅能大膽臆測,而兩人的交流或許與土地所有權有關,這都是背對著路得所做的事,即使路得可能已經知道了。

    當拿俄米交待完要路得做的事,也就是換下衣服以及沫浴,這些在之後的經節沒有出現,可以假定她已經做了,也可以假定她假裝同意,總而言之這個地方是有很大想像的空間的,回到「賢德」的範圍裡,這個賢德或許在拿俄米的眼中,路得是順服的,而且很好使喚,可能拿俄米吩咐什麼,路得就會照辦,看似為路得著想的劇情,其實有可能利用路得讓自己也有受保護的地方。

    可能有人不會相信,但如果仔細去查看經文,就會了解到其中的端倪,甚至會開始覺得路得的順服是出於壓迫,經文所謂的「賢德」,也只是當地人給她的一個名號,好壞名聲都由以色列人去定義,好壞都有婆婆去操控,賢德與順服可以放在一起談論,但賢德是有能力的,並且是有才幹做事,不會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而順服不是盲目服從,一定是心裡覺得順暢了,才可以去信服別人。

二、賢德的女人與大財主

    再者,我們談到「賢德的女子」,這是波阿斯稱路得的名號,在3章11節中,這是波阿斯從城裡面聽來的,可見路得的名字已成了家喻戶曉,不會有人錯過把路得與拿俄米的故事傳揚出去的機會,但背後會不會是拿俄米在操控呢?我們假定拿俄米是經濟學那雙看不見的手,這雙手會動用一些人為因素,時間、地點,甚至是心理學,讓人可以輕易的去相信經濟的起伏,不單如此,更延伸到產品可賣性;拿俄米失去了丈夫,卻依然有親族在城裡,甚至透過波阿斯的關係,動用了人力,讓童話故事變得天衣無縫。

    而波阿斯是大財主這句,翻閱原文,是一個有才能有力量的人,與賢德的女子是同一個字,這兩個名號竟然是一樣的,而背後又有另一雙手,這雙手來自於波阿斯的勢力,當然城裡不會只有波阿斯的勢力,一定有來自不同家族的勢力,甚至是自己親族,也會有派系爭土地的戲碼,也許可猜測波阿斯已經知道拿俄米和路得的事蹟,或許他也動用家族上下的人,發佈他是一個「大財主」,也能讓拿俄米很快的找上他,並且開始著手計畫一些事。

    賢德的女子意味著會被大財主吸引,透過波阿斯的行為,路得很快就被波阿斯給擄惑住,或許她已經懷疑,並想辦法從這設計中跳脫,她必須做點不一點的事來發聲,在與波阿斯的對話中,表面雖被讚賞,但這是作者的塑造,讓路得成為現代婦女的標竿,這個卻是男性的角度,為了要突顯大財主的幫助,使路得名正言順的與大財主搭配,如創世紀三章所說的,你是我肉中之肉,骨中之骨。卻抹殺了原本的個性與性格,在過去的閱讀,我們會以為路得真的是一位賢德的女子,可如果真的仔細去思考,路得失去了個性,甚至讓她成為了叛族者,這對她的族人,甚至是她的親人,想必有一定的傷害,看似美好的劇情,其實隱藏了無可奈何的結局對於路得來說,波阿斯給的稱呼,或許是一種壓力,但出於作者需要,成為了一部童話故事。

在面對一個加諸在身上的稱號時,有時就像是一個枷鎖,你是一個妻子,就應該要有賢德的樣子,你是一個丈夫,就該做個男子漢,且不可以流淚,高材生只可以乖乖讀書,不會讀書的就永遠不會有出息,諸如此類的刻板印象,讓人莫名的多了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忘記了快樂是什麼,如同路得,這樣的結局是她需要的嗎?

三、有行動的賢德

    最後,路得記這一章,或許可以是本書最精采的部份,三個角色在裡頭的演出,讓人覺得這是個感人溫馨的故事,但這不會是最初的版本,有幾個權威性的舊約學者,說到了,路得記這個故事不會是最初的版本,而且也可能不是原創,德國舊約學者Gunkel,就提出,路得記有三點不是初稿的假說,第一點是路得記裡面的文法及字句有被修改,可能包含路得本人的自我心境,整本書除了她有描述具體的行動,很少有她自己去策畫事情的字句,再者路得記有可能出於摩押人或著其他附近的原住民的故事,不會是以色列本身的故事,可以看得出,兩個摩押女人,名字意義不是摩押語;第三,路得記有可能也是兩個故事揉合在一起,最明顯的是第四章把路得刻意放在一旁,不提她只提拿俄米,或許路得在裡面被設計成了一個代理孕母,總言之資料來源眾說紛紜,可卻也有機可循,不是不可信,而路得記所談的面向不會是只有一面,其中暗藏了土地和律法的劇悄。

 

    回到路得記第三章裡,上個子題說到,拿俄米和波阿斯在背後的舉動,就像是經濟學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其實更大的手不會是上帝是作者,當然聽起來很震驚,但這隻手所要表達的有可能有兩種訊息,第一種是表達種族大融合、律法的崩壞與重塑;第二種是社會體系下,父系當權,女人成了附屬品,更嚴重的是成為了階下囚,這在耶戶時代常發生,女人不得不在那個時代謀生存,甚至在父權底下彼此吞吃,女人就會為難女人,這不會只有在中東文化發生,中國甚是,清代宮延劇就能體會到父權當道,女人無奈的情況。

   

    說到賢德這個字,在中文字義裡,「賢」這個字是控制經濟,使權力臨駕在社會經濟上,一旦有錢就會有勢,而賢德這字不只適用在好人身上,凡是有能力、有才能都可以被稱為是賢德的人,從某個角度看「耶洗別」,她也會是一個賢德的人,她有謀略,有心計,甚至有比國王更大的權力,當然回到信仰中,賢德這字是在好的地方發揮效用,並為上帝所用,而這字不會只是形容詞,因為它有力量有能力,是有才幹的,放到路得身上,有喜有悲,片面形容路得,是照顧婆婆的人,但對於真實的她來說,會是一個很沈重的負擔,但我們可以隱約覺察,她也在試著逃脫,並使得「賢德」兩個字成為她的力量,成為她生命的果效,即便路得記第四章不談到她,但可以發揮想像力,讓路得不僅是被上帝祝福,是真真切切活在當下的一個獨立性強的女人。

結論                                        

結論來說,這一段經文表面是路得順服婆婆,做婆婆喜悅的事,並與波阿斯的互動是童話般的走向,但撥開這些甜言蜜語的謊言,我們可以試著以不同的角度去看路得,不是一味的以波阿斯,甚至是以父權的角度去看待路得,試著把她從那個時代救出來吧。

就好像我們在面對信仰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因為西方的基督教來到,就忘記其實上帝也在原住民裡放下祂的福音?順服西方的教導就是賢德嗎?我想應該是要懂得先認識真實的自己,並以謙卑做為順服的依據,也不要因為別人給我們的「名號」,就非得要以他們的角度去活出自己,上帝創造我們,呈現出是最美好最原始的創造,最後更要使「賢德」成為一個動詞,讓它成為我們的品格之外,更要散發出去,要做一個有力量、做事有效率、有才幹來服事的一個好基督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