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3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前言

        「滿足」是一件事能夠達到身心靈都能平靜的意思;可以讓人滿足的事其實不需要太複雜,有時候是一噸餐點,有時候是到一個一直想去的地方;當然如果人不知足,再多的物質也滿足不了人。而電影和電視劇也常會以有錢人的慾望和經濟能力低微的人的滿足,放在一起做比較。往往會產生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不是有錢就能滿足一切的生活所需,當然沒錢是萬萬不能,但若是物質補不了心靈的空虛,那就永遠也不會知足了。

        今天的經文是上行詩的第十二篇,我們可以連結到上一篇所談到的「深處」,這或許是身居高位的人,但靈魂卻在深處的會去思考的,當詩人寫完了131時,132是一種穩定人心的鼓勵,可以想到131篇的5-6節,詩人說要像守夜的人等候上主;從這個地方聯結到詩篇132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起頭,因為只有等候的時候會突顯人的信心。當詩人說自己不會狂傲的時候,他的心早已響往一個知足的生活了。而現在我們將以「知足的生活」來與大家分享。

放棄驕傲、學習謙卑

第一節在翻譯時,就已經是非常清楚告訴我們一個簡單卻重要的訊息。乃是心不要驕傲。詩人透過寫詩的方式,向上主告白。詩人的心已經不是舉高的狀態;且他的雙眼不在只是從上往下看的角度。且詩人不在重大的事及奇妙的事中行走,這個意思是詩人不再去行超越自己所能做的事。從這裡可以知道,詩人他等於宣告了他要向神謙卑,不再傲慢和對人產生偏見,甚至他不要關心權力核心鬥爭的問題,那些野心他放棄了,並且轉為向神。

權力競爭一直都是團體中會發生的事,不說政治的話題,其他的像是學校裡的學生自治團體(學生會)、教會裡的長執團隊,甚至是在一個家族都會有因為權力和利益產生的爭鬥。但到了最後,已經不是鬥權力,而是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和想法,甚至是想要逼迫他人同意自己。在讀這一段經文時,我也想到上週去台南上課的時候,這是一門關於「和解」的課程。真正的和解不是誰要聽誰,或雙方各退一步這麼簡單。而是在當中能夠放棄自己看他人的觀點,重新學習用不同的眼光看彼此。通過放棄自身的驕傲,學習謙卑的聆聽。這或許也是詩人想傳達的,不僅在神面前要謙卑,更要在不一樣的人面前,彼此互相學習。

滿足的心、平靜的靈

詩人將自己的信仰描寫成一個「斷了奶的孩子」。餵過奶的母親一定也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也就是使自己的孩子斷掉母乳,而孩子在這一段時間是非常恐慌,他甚至也會否定自己有沒有活在這個世界上,從而會以大哭的方式來發洩。而詩人卻是自己主動「斷奶」,這個「斷奶」的想法是對神的一味索求,就像孩子對母親的奶是不斷的索求,一直到他們意識到神不會只是給恩典,也是訓誡他們的上主。而斷奶的孩子不是真的離開了母親的懷中,而是在母親的擁抱中,得到了滿足,就像是詩人對神給予的,己感到滿足。

談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想說,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向神祈求,就可以找尋到答案了嗎?但這裡給出的想法,卻是詩人認為,此刻的他不再對神祈求,而是在神的旨意下他成為了一個知足的人,且用全部的生命來愛神。 有一個很好的經驗,是非常簡單的,從吃飯這一點就可以體現一個人對「滿足」的想法。在週休時,我們一家常常在週六會去市區一躺,因為姪子有在市區練習抬拳道,在中間我們就會開始想要吃什麼,大姐跟二姐就開始選個地方,但好像都沒什麼變化,甚至因為沒什麼停車位,光是找位置就非常的費時間了,到最後找了一家小吃店,而在當中也不渴求什麼,只要能夠吃飽就好,就好像拼命找尋到一個滿足的點,但卻在簡單的方式得到了滿足,甚至感到平靜了。

互相鼓勵、彼此勸勉

這一節與130篇非常相似,也是詩人從個人對上帝的話語,到自己的獨白,最後以自己為見證,告訴以色列要仰望上主,並且持續到永遠。不同的是130篇寫的是要深省自己的心,讓神知道心深處的痛苦,並且在低潮時等候神;這裡或許可以用滿足和空虛來做為鼓勵,詩人讓以色列知道,自己不在對權力產生極度的渴望,他甚至不去干預他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詩人邀請他們一起與他仰望神,去期待神,但不是充滿欲望的一直向神祈求。

在大學時參與母會青年團契,當時有一位非常熱心的青年,協助當時的會長在過年期間辦了非常多的事工,甚至推動小組事工,這個小組是需要有一個較為資深的青年及幾個剛進入的青年,資深者要幫助新入的青年在信仰上得到好的指引。但在分組時,卻因為自己的組員不比他人來得熱情,甚至有點害怕。而在做事工的同時,常常會因為他組的突出,而開始不平衡,甚至有競爭的可能性。當我們開始去妒忌他組有這麼多的人材,有一個女青年,才國中三年級講出了使同組有些懺愧的話。他說其他組有他們所謂的王牌,擅長敬拜,擅長分享訊息,對聖經的了解可能比我們好。但他們卻失去了小組的定義,乃是要互相成長,我們這一組雖然沒有很厲害的樂手或講道者,但我們卻可以互相搭配,並且彼此補足彼此,放棄想要在教會一展身手的想法,並且互相幫助。

結論

結論來說,等候主以前,我們要先放棄傲慢的想法,以及個人的岐見,試著學習聆聽,不單是在信仰上要聆聽神,也要學習聆聽不一樣的聲音和想法;再者讓自己滿足,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同時也是一個困難的事,最要的是要先讓自己平靜下來,並且像一個斷奶的孩子,不哭不鬧,在上主的懷中安穩著。然而就像131篇一樣,鼓勵大家對待生活要感到知足,不要讓生活過得的太精致,以至於每一天過得重儀式,沒有信仰在裡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