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15章16-18節
16 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 17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18 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
 
前言
 
著名港星周星馳有一部電影,想必大家可能多少都有看過,名為「食神」,周星馳做為主角,前期是一個挑東挑西的美食家,因為他本身是上一屆食神的代表,但在一次與一個不知哪冒出來的踢館者,先是故意奉承他,等到時機成熟了,才夥同其他的有名氣的廚師,一起將他趕下食神的位置。而在食神流落的街頭時,並與一些平凡卻不同凡響的小吃販、甚至與在寺廟裡當伙房的人生活,在當中也對食物產生不同的價值觀,最後他做了一道看起來簡單,但吃起來回憶無窮的蛋炒飯。從這裡可以讓觀眾深深體會到,原來美食是用來祝福他人,而不是拿來當作勝負的工具。並且用美食來與他人建立好的關係,甚至是修補關係。
 
回到這一次的經文中,整個15章是一個智者對王所說的話,從生活中找出應對的智慧,而我們將焦點鎖定在16-18節中,這個地方常常會被用來當作素食主義者的證劇之一,當然也有很多學者也蠻支持的,其中也有一些是以色列藉的聖經學者。但若從原文的角度來看,是物質和信仰之間的拉扯。這看起來非常的熟悉,因為我們現在就是一直在物質與上主之間拉扯,然而這裡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拉出來。今天我們就透過「美味關係」來與弟兄姐妹分享。

一、 用餐前感謝上主(16)

首先,簡單的來看16節的原文,在中文中,我們可以明白,作者要後們看見的對比,是物質和信仰上的對比。而在原文,畫面會更清晰,它的意思是一個人他或許是處在大量的物質誘惑中,他可能面臨選擇性的障礙,甚至是全部都想要得到,這樣的情況會讓他瘋狂,甚至會讓他忘記神,所以作者鼓勵從這些物質誘惑中走出去,並且用最少的利益來去敬畏神,而從這些利益裡去得到一些需求,並且去敬畏,感謝主。
 
身為基督徒,都應該不會忘記在餐前禱告,最常見的禱告詞是主禱文。不過只要是用心禱告,什麼樣的禱告詞都行,最重要的是我們願不願意來感謝主。不管是升官還是考試考的好,甚至是人生到了什麼樣的里程碑,有些人就會以吃飯來慶祝,目的就是為了稿賞自己的辛勞。有的會吃的非常好,牛排、火鍋、日式韓式等等高級料理,一餐就可以吃個三四千,當然人數很多也是原因。但是吃飯前,你我應該不要忘了禱告,來感謝上主。不管是吃山珍海味,還是清粥小菜,都不可以忘了感謝上主。不僅如此,其他的物質享受也應該不能阻止我們敬畏神的。舉凡高級服飾、精致家具、亮眼跑車,甚至在給予小孩子玩具的同時,都不可讓他忘記神。並且在得到禮物時,也能感謝神。

二、 美食前與人連結(17)

第17節,是我最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節,它談到的事情可以有三種,第一種是素食主義的詮釋,當然吃菜比吃肉更不會給身體帶來負擔,這是因為那些動物本身與我們都有脂肪,不管怎麼樣都會積在身體裡,需要靠運動才能化成肌肉。當然這只是一種生活的選擇,不會是絕對性的答案,也就是不能吃肉只能吃菜。再者,「素菜」和「肥牛」這兩個關鍵字指的是錢財的多寡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於關係之間沒有物質的誘惑,可能比較會坦誠相見,且少了很多競爭和比較。而第三種是「吃素菜」這一段原文,他的原文是「吃定量的草本植物」,意思在於,吃飯要定量,而且要定次數。從這裡看,就可以看到餐桌上,有人在時刻照看你我的身體和心靈。相反的,只看眼前美食的人,是不會在乎旁人吃的好不好。這一節小小的經文,就可以道出非常多話題出來,但最重要的是作者似乎傳達了一個好的消息,也就是食物是能傳達愛和祝福的。
 
吃飯真的可以交到朋友,我就有一個故事可以與大家分享,我的大學一年級時,常常一個人吃飯,不過上主卻在我快二年級時,透過吃飯這件事交到了一些朋友,那時也是因為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賽,有幾個人就突然出現,並在學校見了幾次面後,決定到校外的一家便當店吃飯,老實說那家便當店的菜不是最高檔的,但卻是我交到朋友的回憶場所,價值可能比得過高級餐廳。在與家人的飯局更是每一天都開啟著,從飯局中,分享上班和育兒(特別是照顧我姪子姪女)的樂趣,特別是在週五晚上,一家人聚在一張小桌子,談今天遇到了誰,或有什麼的好康,或著一起來「數落」或「笑話」一些特別的人,當然這不鼓勵信徒效彷。雖然我沒有什麼富人朋友,但在影視中常看到富人的家庭吃飯時和平凡低收入的家庭吃飯時,差距很大,在這裡強列推薦漫畫改編劇「流行花園」,將富人吃飯的畫面演的冷漠又沒有親情。美食可以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因為它可以帶來祝福,就像上主每一次給以色列人祝福一樣,雖然簡單,但卻是我們最需要的。而人與人之間更應該學習,在這個物質誘惑中,學會真心的愛人,並反用物質美好的特質來連結關係。

三、用餐後做和事佬(18)

而在第18節中,可能與上兩節沒有什麼太大的關連,但只要稍加做連結就可以了,首先,作者講說帶著烈怒的人會挑啟爭端,我們可以想到,在吃飯的時候,跟一個情緒非常激動的人吃飯,是非常辛苦,因為他有可能會謙東謙西,甚至是會引起他人的不滿,這樣的人只會讓吃飯的氣氛變得非常不好,而一個願意忍下情緒的人,不僅是可以平息自己的心情,也能試著將吃飯的氣氛變得非常好。這樣的經文可能兩種人都可能會出現,特別是人比較多的時候。除此之外,有趣的地方是,「不輕易發怒的人」,原文為「鼻子長的人」,這是因為以色列人認為短鼻子的人,呼吸非常急促,情緒相對不穩定。但不管怎麼說,每一段關係有時候也會有破裂的時候,甚至會在吃飯的時候爭吵。作者要我們要學習不要輕易的發怒,因為發怒只會造成更大的破壞,就像吃飯吃一吃就不歡而散的都有。
 
在原住民的部落裡(可能真的是這樣),常常會有些青年男女工作完後,就會聚在一起吃飯,甚至是喝起酒來,但是喝到一半就開始吵架,酒瓶桌子椅子飛到外頭。這讓我想到我在自己的部落時,我家旁邊過年的時候,或是放假時,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還有卡拉ok,但是不知道從幾何時,就開始丟東西,打人的樣樣來。甚至還驚動警察來。我每一次看到他們吃飯過後的殘狀,就無奈的搖搖頭。吃飯不是要聯絡關係嗎?怎麼吃出鴻門宴來了(鴻門宴是打丈前的飯局)。用餐後,我們應該將心裡的話語分享出來,不是將仇恨和責備帶給與之一同吃飯的人,應當是將祝福和關心給予一同吃飯的人。我想這也是作者想傳達的吧。

結語

所以,吃飯一個簡單的事情就可以讓人看見這人間的人情冷暖,有的人吃飯可能很講究,甚至忘記了他人的需求,但有的人會觀看飯桌上的人,不是只有食物,並且在吃飯時,也能活絡氣氛,從而讓這一頓飯帶出愛和溫暖出來,而一個關係真的是可以靠吃飯吃出來的,但卻不要忘了,我們不是只管自己,而是要盡可能的與他人做連結,最後真正不要忘了,我們所享用的,乃是上主賜予給我們的,我們應當向祂感謝。就如同耶穌基督所說的,要愛神也要愛人,從這簡單卻有講究的舉動「吃飯」中,就能將人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達到美好又美味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