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西結書三十七章24-28節


37:24「我的僕人大衛必作他們的王;眾民必歸一個牧人。他們必順從我的典章,謹守遵行我的律例。
37:25他們必住在我賜給我僕人雅各的地上,就是你們列祖所住之地。他們和他們的子孫,並子孫的子孫,都永遠住在那裡。我的僕人大衛必作他們的王,直到永遠。
37:26 並且我要與他們立平安的約,作為永約。我也要將他們安置在本地,使他們的人數增多,又在他們中間設立我的聖所,直到永遠。
37:27 我的居所必在他們中間;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37:28 我的聖所在以色列人中間直到永遠,外邦人就必知道我是叫以色列成為聖的耶和華。」


undefin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弟兄姐妹平安,大家對於「永遠」這字有什麼看見呢?可能聽到的人,會覺得,這個是一個無法測量的時間,或著是距離,不過永遠這字擁有的意義,反而成為了自嘲自己的存在,這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定律,比方說情感,人會因為多變因素,改變自己的人際關係,永遠這字或許最符合的意義是「永遠不會有永遠」。

 

    但在以色列人的文化裡,他們也盼望上帝的國度可以直到永遠,而在以西結書裡,以色列人犯了罪,被上帝用各種方式教訓,甚至是任由別人來攻擊他們,最大的期盼,是以色列人能夠自己知道,自己警醒!回到這經文所表達的,就是希望有一個如大衛的王能拯救他們,必帶領他們,且能夠回歸到神的聖殿,並直到永遠。

 

    這經文普遍成為了彌賽亞的預言,而新約及基督徒認為,這也一定是預言了耶穌的誕生,並且帶領他們,沒有錯,但對於今天的經文的背景來說,以色列人只是盼望一個能夠像大衛一樣的回歸,並且將他們帶領歸向上主,此刻,我們用「直到永遠」這主題,來分享,在當時,以色列人盼望的「直到永遠」會是指什麼?會與新約的彌賽亞有關嗎?

 

undefined

  • 古老的土地

 

首先,我們看到第二十四節,先解釋「永遠」在原文的意義,擁有「長期, 古代, 未來, 永遠, 始終, 不朽的」,這幾個意義,而經文裡提到的土地,指的是上帝賜給雅各的地,也就是以色列諸族過去居住的迦南美地,可見歷史也蠻久了,至少有一千年之久,從亞伯拉罕一直到雅各,從約書亞一直到大衛王,他們都居住在那,並且之後的子子孫孫都要居住在那裡,這裡談到的是應許之地,因為帝國的統治下,以至於他們從迦南地四散,並且被擄的被擄,逃亡的逃亡。

 

對於以色列人,能夠回到他們的祖先之地是一件夢想,對於以西結更是充滿了期盼,在三十七章前半段也講述了一段神奇的畫面,也就是以西結被上帝帶領到一處骸骨的地方,上帝使這片骸骨有了生機,而這些甦醒的生命成為了土地的擁有者,再此之前,這個土地不會再有兩個國家,而是只有一個國家,也就是大衛建立的王朝,不再是猶大和以色列。

 

這裡談到的是合一的概念,也是土地上面不可再有紛爭,而是合睦相處的百姓,就像是我們自己的土地,在家族中,會因為彼此意見不和,甚至是貪心,想要侵佔其他家族成員的土地,從而有分割土地的現象發生;這不僅僅是在漢人的文化會發生,原住民的社會更是,甚至也因為漢人思維與西方的思維混雜,讓原住民對於土地的重視,變得不重要,從而讓土地變成一個產品,可以隨意轉讓出去;回到經文所講的,就可以知道,上帝使分割的族群成為一個,目的是為了平息土地上的紛爭,讓以色列和猶大合一,來到教會,雖然我們不能再把宗派合而為一,但是在對神的服事,我們依然是在屬神的範圍下去做事,並且同心齊力的耕耘這塊土地。

undefined

  • 始終的精神(領袖)

 

再者,有了一塊可以長久居留的土地,就必須有一個長遠的領袖,這個領袖是以西結口中的大衛,可是大衛不是已經死了嗎?去哪裡再找一個大衛,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或許以西結所說的大衛,不是實體的大衛,而是一個像徵性的大衛,就是大衛成為了一個榜樣,而且進化了一種看不見卻感覺的到的精神,也可以被說成是一種精神領袖,他的過去雖然有一些不堪,但是後期悔改向神的信仰,是後期的列王們無法去比擬的,因為沒有一個王重新回到神的懷裡,就連所羅門王,也是後期因為後宮佳麗三千,也走向黑化之路,甚至有猶大文學寫出,所羅門與七十二個異教神祗定約,以至於祂們的能力為他所用,也為牠們建造了七十二根神柱。

 

上帝透過了一個異像,也就是三十七章的十六節至二十一節,兩根木杖代表著以色列與猶大,但以西結照著上帝的旨意,讓這兩個國家連接在了一起,成為了一根新的國家,新的政治藍圖,也就是要透過大衛般的精神才有新的國度,這樣的精神不外乎,就是要敬畏神,凡事朝著神的道路前進,才可以凡事通順

 

然而拿來到新約,也不是不可以連結,雖然舊約以色列人等待不是耶穌基督,只是等一個帶領他們走出黑暗的君王,而新約等的是耶穌,也是能夠帶領他們走出黑暗的,兩者相差的是,舊約說的是一個能夠推翻帝國政治權力,新約卻是帶領他們活出新的生命,並且試著改變他們的心態,但始終的精神,兩者都是凡事靠神神的道路前進,並且跟隨祂。

undefined

  • 不朽的約定

 

第三,土地有了,一個能夠帶領的,不管他是人還是一個能夠崇向的精神,且與神立一個不朽的約定,這個約定一直以來都是神主動與我們立下約定,這個約定從創世紀八章的彩虹的約定,一直到耶利米的新約,其實其意都沒有變,就是只要你相信我,我必賜給你什麼,或許六章八節可以成為約的本意,在以西結三十七章裡,以西結也盼望人可以對神的約定有所回應,而不是讓神的約定成為一場空,而這約,是一個平安的約,是可以使以色列人的子孫可以增多的,與上帝對於亞伯拉罕的約是一樣的。

以西結先知的盼望,是所有先知書裡所談到的,要聽上帝的話語,不要不聽祂的話,趕緊歸順上帝吧,不聽話的你會被處罰,你如果聽從上主,你會被祝福,很簡單的描述,就像是你是個孩子,上主是你的父母,父母告訴你不可離開他們,要好好的工作,好好好的讀書,這就是上主的旨意,這是不改變的,而且永垂不朽,永不會改變。

回到我們自己,我們對於神與我們的約抱持著什麼心態,這個約不是立約這個動作,而是讓我們跟神有關聯,兩根木杖的結合也有立約的意涵,因為兩個國家要合併,必須要簽定和平條約,然後再成為一個國家,我們與神的關係也在立約之下,並且靠互相交流,來維持這份約,在企業上也使用約作為合作關係,就連太魯閣中會與賽德克區會更以公文為契約的方式,成為夥伴教會關係,而我們與人的關係也在「立約」之下慢慢的彼此增長,彼此造就。

undefined

  • 永遠的聖所

 

最後是聖所是永遠的,這個要回到第一次建聖殿,上帝為了要讓以色列人能夠具體的建立信仰,指示摩西其眾人建立會幕,而在大衛之後的所羅門王朝更建立了聖殿及其傳統,但是因為以色列人的敗壞使得聖殿被毀,百姓被迫離開家園,而以西結的內心應該也是想回復大衛王朝,透過再一次的建造,回復神的居所

 

但是這個居所,其實沒有專指實體的敬拜所,而是上帝要在以色列人們的中間建立一個屬祂的居所,如果是在人群,那體積應該不會如第一次聖殿這麼大,而是一種象微性,等於這個世界都是祂創造的,天地都是他的座位,那還輪到一個小小的禮拜堂,但是祂走近人群,就像是耶穌走入人群,而且親自使人成聖,這個成聖也分別的意思,其意是讓祂所愛的被分別出來,祂已從埃及、巴比倫、亞述、波斯、甚至是希臘把祂所愛的,分別出來,而這祂所愛的一定追隨祂的,並在他們的心裡設立祂的居所。

 

結論

    結論來說,以色列人對於永遠是長久的,是古老的,是不朽的,上帝給予的一切都長存在他們的心裡,不管是他們的土地,還是帶領他們的人、還是不朽的約以及永遠的居所,這都深深內化在他們的心裡了。

    對於我們,上帝已經存在在我們的所踏之地,這塊地是育孕我們且養育我們的家,也是我們的應許之地,因為我們世世代代常住此地,再者神也使我們的先輩成為了信仰精神領袖,帶領我們前進,姬望、威朗、姑牧這些信仰先輩也成為了大衛一般的帶領者,再者不能忘的是上帝長久的約,以及上帝就住在我們的心裡,使我們的心成為祂的居所,並一直到永遠。

以西結書37章24至28節 不專業翻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