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120

(上行(或作登階,下同)之詩。)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

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

詭詐的舌頭啊,要給你什麼呢?要拿什麼加給你呢?

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小樹名,松類)的炭火。

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

我與那恨惡和睦的人許久同住。

我願和睦,但我發言,他們就要爭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在生活中,或著在你的工作環境、交友圈,有什麼是會讓你感到困難,比方說有幾個朋友是讓你感到失望的,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我們多想改變身邊的人呀,卻適得其反,自己也陷入對神不義的情境,雖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仇敵,只是人能力有限,甚至會因別人比較強壯且聰明,讓自已的大道理、至理明言,成為空話,但若可以,我能夠有能力選擇不一樣的路,也許需要到分開,甚至是離開原地,這何不是件好事呢?

 

    不是鼓勵大家要分手、要分家,甚至是職場失意就離職,而是必須要建立在你是希望擁有和睦的關係,可是對方卻依然不從,那為了自己好,選擇分開,也許是件好事,而今天的經文透露了詩人的生活狀況,詩人可能心裡充滿了喜樂或盼望,來到了外族人的領地,但許是言語不同,所謂的平安福音,被當作是一種傾略,甚至是詩人在當地聽到了謊言,讓詩人難過的想要離開,那何不離開呢?今天就要透過三點來與弟兄姐妹分享。

 

一、停止怨天尤人

 

仔細閱讀120篇,詩人先向上帝呼求,然後卻是他已知上主回應他了,好像是隱瞞上主對他說了什麼,詩人也沒在聽上帝回應,就直接說上主回應了,不知有沒有心細的人,會去問上主的回應是什麼,有些詮釋者說可能答案在121篇,因上主親自帶領他們,但也沒真正回應詩人,第二句直接以命令句來命令上帝,詩人命令上帝快把他從那些愛騙人的嘴,愛算計人的唇舌救出來,不僅如此,詩人做出了言語上的反擊,並認為上帝會用武器攻擊他們。

 

詩人完全是把自己跟這些外族人做區隔(誰才是外族人呢?),也認為自己是比他們還誠實的,但若有說謊的可能,就是他把上帝的回應掩蓋了,那誰才是說謊的呢?再者,詩人認為外族人都是不友善的,因他們充滿著算計,有可能是詩人的片面之詞,或許在當中可能有受到傷害,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對他不好,可能是某一群人的背叛甚至是言語上的誨辱,讓他對他們有了嫌隙,開始覺得自己的處境不夠好,上帝趕快來處罰他們吧,上帝快來救我脫離他們吧。

 

在我們不如意時,我們會責備環境,把錯加諸在別人,都是誰讓我變成怎麼樣,或都是今天的天氣惹得我不開心,對於外面種種的不滿,但都忘了自己本身也是原困之一,詩人或許看不出有什麼錯,但在新約,就是稅史和法利賽人,詩人或許也成為了法利賽人,而稅史成了那不愛好「和平」的人,法利賽人永遠自我感覺良好,然後開始怨人;現在停止怨人,仔細安靜的思考吧。

 

二、仔細思考處境

 

再者,或許上主的回應是「孩子,先看看你處在什麼地方。」,我們來看經文,也就是詩人住在的地方,是一個外族人的地方,而且是善於打仗的米設和基達的中間,但是這有距離的問題,也就是米設在北方,而基達卻在南方的阿拉伯,或許這兩個民族是代表性,也就是只會打仗不會以智慧來服人的民族,詩人就是寄居在他們之中,而且他們是恨惡「和睦」的人,或許詩人認為自己是和平大使,他就這麼住進他們中間,確定是帶來和平嗎?這篇詩怪在就是只有詩人的描述,而沒有除了騙人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之外的回應,也有一派學者認為,這些騙人的嘴唇其中也包括以色列人自己,或許詩人的說詞不那麼簡單,也許要攻擊的是他們自己的人,反而米設和基達是在講逃亡到四面八方的以色列人。

 

詩人或許更是在提醒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會像他們一樣,開始會說那些謊言了,所以要神帶他脫離這樣的情況,遠離這些負面教材,唯一的方法就是趕快搬離,並且回到自己的家,真正的應許之地,這一篇做為上行之詩的第一篇,是一種呼喚,也就是上主透過處境讓人感覺到痛苦,讓他們想到他們真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能夠趕快聯想到上帝,而這首詩也被離鄉好久的以色列人傳唱,當他們要回到聖地朝拜時,這會是他們在家裡唱的歌

 

我們也會遇到跟詩人一樣的情境,也就是詩人遇到了對他不好的鄰居,而我們的困境更是包羅萬象,有的是他的情感生活,有的是他沒有興趣的功課,甚至是服事,俗話說越事奉越甘甜,但是如果事奉成了壓力,反倒讓自己多了痛苦,那我們現在就該思考了,什麼是自己能夠做的,什麼是自己沒有能力的,不是每個人都是十全十美,甚至是有些事工本來就與我們無緣,有些人際關係更是有緣無份,那為何還要處在其中呢,仔細思考處境,當處境開始轉換時,就會有典範轉移,甚至是離開都有可能,但這不表示不好,詩人或許本來就可以自已離開基達和米設不是嗎?

 

三、不需流連忘返

    最後,我們來看第六節,原文是我的生命與這些懷恨的人居住了很久了,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詩人其實是不想離開的,為什麼呢?因為基達的帳棚,雖然外表是黑的,但是裡面卻很華美,而米設含有珍貴的意思, 這樣的特微會使得的詩人花了他的生命,然後許久住在他們中間,而詩人意識到自己的罪,他也可能慢慢忘記了自己的文化,轉而去包容別人的文化,這樣的情況不是只有這一位詩人,而是全部的以色列人,他們開始在這些外族文化流漣忘返,忘記要回家的路了,不過就是這麼一天,詩人驚醒了,因為他發現到了全部都是謊言的時候,他想離開了,但卻已經中毒很深了,甚至他也可能深根在外族的地盤了。

 

    以色列人做過很多人的奴僕,埃及人、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而在當中,帝國最狠最嚴重的手段不是暴力,而是文化洗腦,以摧毀別人文化為樂,而他們也常用華美的東西來誘惑以色列人,特別是漂亮的宮殿,讓他們住進裡面成為最華麗的階下囚,而以色列人就像是吸了毒,一直在其中,當然有幾個先知也起來反擊,也許詩人也起來了,並且寫下了這一篇,在最後的波斯帝國,他們被獲准離開了,他們開始有能力了,以色列人要回家了。

 

    我們回想自己,我們對於自己的痛苦,或是加害我們的人,常常都會無意的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是一種加害人使被害者產生一種錯覺,透過同情加害人的行害的苦衷,讓他們陷入了,也走不開了,我們也常會如此,也就是別人說了什麼可憐的話,我們有些人可能相信,並且打開心房,讓惡魔趁虛而入;站起來吧!從這些謊言離開吧,不需再留戀了。
 

結論

    結論來說,透過詩人寫下來的120篇,我們能清楚的明白,對於現況不要只會怨天尤人,要積極面對,並且懂得安靜思考,雖然詩人看起來像在隱藏什麼,但是卻又從思考中再次提醒我們所處的處境,並且處境中依靠神,也不要再留戀在這些會吸乾人血的泡沫幻影,趕緊離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