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11:19-25

  1.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
  2. 但內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傳講主耶穌(有古卷作:也向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傳講主耶穌)。
  3.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4. 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
  5. 他到了那裡,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6.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7.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
  8. 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

    undefined

前言:

弟兄姐妹,早安。

 

    到目前為止,你聽過的道,或你讀過的經文,甚至是你我接觸的信仰,已經告訴我們「基督徒」到底應該有什麼心態,有什麼樣的作為,甚至是要避開什麼,也有一些牧者、傳道,告訴我們要怎麼成為一個基督徒,接著就開始列點,告訴你可以怎麼做,並且舉例必須做的,當個基督徒好像很幸苦唉,那個可以做,或那個要注意,而且每個牧者所講的好像都不大相同,甚至是有信徒會誤解牧者的意思,以至於在教會的生活非常辛苦,那我們何不先了解「基督」這個字背後的意思,從裡面再與彼此分享,到底什麼是「基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最原始的地方去找,也就是「基督」的原文「Christos」,透過三個方向,與大家分享。

 

  • 尊貴的僕人

首先,「基督」的原意為「受膏者、君王、彌賽亞」,而「基督」這字是透過彌賽亞的原本意義去找出相同,或是能夠找到連結的字根所創造出來的,彌賽亞出於希伯來文字音,本身就是受膏者之意,而這受膏者通常會成為以色列人的君王,被新約作者拿來做為「基督」這字的解釋,為了讓基督成為這世代的君王,也是受膏者之意。

 

從使徒行傳來看,信徒因著司提反被殺,所以四散到各地,一直到安提阿,而安提阿也成為了第一間基督徒的教會,在此同時,「基督徒」在那個時候被提及,他們願意跟隨耶穌的話語行進,甚至是認同「基督」這字的意思,或許他們看見了基督尊貴的身份,他是受膏者,他是君王,門徒的身份轉眼之間成了服侍耶穌的僕人,而僕人在舊約的時代,成為一個尊貴的身份,也就是能夠成為上主的僕人,是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所以即便備受羞辱,卻因耶穌而被抬升。

 

所以,基督徒是一個高級的僕人的身份,但這個僕人卻是一個尊貴的身份,可能一時無法連結的出來,但回到我們自己,有時候我們會不想擔當肩膀上的重膽,會埋怨人,甚至是埋怨神,不管是在教會、職場、學校,甚至是家裡,我們都會認為我們是一個傭人,甚至有些婦女會自嘲自己,我這樣跟外藉勞工有什麼兩樣,那回教會,我們會以這樣的心態面對嗎?舊約中的僕人其實有兩面意義,一為被迫奴役,二是甘願服事,那你覺得你的基督徒身份會帶給你祝福?還是帶給你壓力呢?

 

  • 活潑的信心

再者,我們從「受膏者」這字再去挖更深的意義,裡頭有「使用」之意,其意是使用油膏去接觸,並觸碰到耶穌的頭,使他成為受膏者,而這個受膏者他不是坐在位置上不動,而是向人群「前進,行動」(「使用」更深的意義) ,這樣的帶領者,不只是坐在原地,反而是走進需要他的人前進,而基督徒更是繼承了「接觸」這個字,他們不會只是在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傳講神的福音,而是走進了老人、年輕人、女人、還有為奴的,還有外邦的,這些人成為了第一代信徒要去接觸的對象。

 

回到經文,有些從塞浦路斯和古利奈的信徒出去傳福音,他們是外邦人的福音,或著也可以說是外邦人的第一代基督徒,如果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會有福音傳播出去,當然還是有其他使徒傳福音出去,但比起沒有把福音傳出去的(使徒11:19) ,他們的信心不只是對於現況,而是他們對未來的圖象有信心,而這信心不是停在原地,而是從一個地方散播出去,之後經文劇情像水花一樣被濺起,而上帝的手一直與他們同在,「進行」的更深意義也有手的意思,取自延伸意義「處理」。

 

所以基督徒的第二個特性是要擁有活潑的信心,這個信心是先來自於耶穌的帶領,透過這個帶領,他們能夠把耶穌化為他們的精神領袖,即使耶穌不在身邊,這個精神領袖依然讓他們擁有信心,且學習他的行動力,並且每一個信徒都是不怕死的往前,帶著活潑的信心前進;反觀我們自己,對於信仰,我們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對於每一件服事,我們是願意去做,並且不是死板板的做,乃是要因著上帝的話語,以及耶穌的帶領,因著環境來改變自己的心態,並勇於接觸需要我們的人,然後使用上帝給我們的手,去成就活潑的信仰,也就是做每一件上帝喜悅的事。

 

  • 善戰的勇士

 

最後,「手」這字,竟然裡面有「暴風雨、裂口」這字意,在這裡有這樣的解釋,也就是上帝的手會引來暴風雨,從而發生大洪水,而裂口可以聯想到,上帝使大地裂開,從裡面湧出地下水(創7:11) ,我們可以這樣比喻,上帝的僕人、兒女就像是洪水一樣,他們要擊敗的是上帝的手對面的人,也就是仇敵,凡是與上帝的手對立的人,就要被上帝的手給對付。

 

除此之外,暴風雨延伸出了「通道、傾瀉」的意思。在大雨過後,河流會因為大雨的沖刷,使其改道、變寬、甚至是暴漲成為另一條河,就像是颱風過後能夠積水,能夠通過的路,也透過房屋的高低成為大大小小的瀑布,這就是透過「傾瀉」所造成的,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把信徒比喻成為洪水,把暴風雨變成一個正面的比喻,當然也可以說是在暴雨中,信徒們就像是洪水,沖破了各個高牆,甚至是城市,流到了世界各地,在分流與匯集下,成為了大大小小的教會,甚至是宗派,當然最大的源頭來自於神,只是彼此經過的地方,會因為文化、習慣,思想有所不同

 

回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基督徒的身份也有戰士的身份呢!但是這個戰士不只是跟外人爭戰,而是要常常與自己爭戰,有看過武俠電影的,多少會知道「心魔」這兩個字,有時們要面對的也有自己,在信仰上,最會向自己認輸,有時外在的吸引力太大,這個不能完全都怪教會沒有吸引力,而是自己的定力沒有操練好,這個需要更多的經歷神,再者戰士也會在教會兵戎相見,造成教會不安定;我們應該要正視我們的戰士的身份,不是單為自己而戰,而要為神而戰,因為我們就像是神的手,我們是要走出去向反對祂的人,反轉他們的世界,並且化身成會流動的河水去造福每個需要的人。

 

結論

    結論來說,透過原文的意義,我們可以做一個原味的基督徒,這個原味是能夠散出基督馨香的味道,因為我們追隨他,更追求「基督」這原本的意義,認識它!了解它!必使用它,也就是不看輕我們尊貴僕人的身份,也透過活潑的信仰去接觸需要神需要基督、需要我們的人,並拿起饒勇善戰的膽量,為著上帝的福音與這世界爭戰吧!

 

 

 

 

 

 

 

 

 

 

 

 

 

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