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羅馬書六章1-14

1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2 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5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6 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7 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

 8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9 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10 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 11 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 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12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 13 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 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 神。 14 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前言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是我在國中的時候,在上一堂名為「勝利的生命」的活動課,講述那時候的少年少女,因為喜歡,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而產生的後果卻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有些現在的年輕人,甚至是小朋友,在面對他們自己的生活常也是如此,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就會不擇手段的奪取。甚至比過去的我們對於「自由」的定義更加肆無忌憚的詮釋,當然這不能完全這些小朋友的錯,看看這個世代,對於「自由」又如何去定義呢?

 

        在今天的經文中,是保羅與羅馬初次的接觸,也就是寫信給當地的教會,為得是想了解羅馬地區的基督徒的狀況,從他們的生活一直到他們對信仰的見解,然而不接觸還好,一接觸就有好多的需要幫助的地方,但這也讓保羅非常喜樂,因為他知道那些羅馬地區的人已經開始信主了。可是在這一章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他們。也就是有些人雖然身為基督徒,但是還是活在罪裡,而且不停的在犯罪,或許他們曾經相信信主是會有自由的,但在生活裡卻一直在罪裡行走。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呢?今天就透過三個子題來與大家分享。

  • 自由是不被罪捆綁的(1-7

1-7節中,保羅透過信件開始與羅馬地區的信徒談論罪和恩典,首先在第五章的20節,講述因為律法多,過犯也增多,但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意思就是當我們的犯罪時,悔改的機會也會出現。但在第1-2節卻從這裡延伸出不一樣的角度,也就是雖然有過犯的地方就有恩典在那,但這不是可以繼續犯罪的理由。而在後面更提到了耶穌基督的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我們受洗歸順於祂。這就好像我們也跟著他一起上受刑台一樣,完整複刻祂受死的樣式,讓我們有罪的身體被釘在十字架上,使我們死去後,也能像耶穌一樣,也有復活的樣式,並且掙脫罪的捆綁。

 

雖然我們不是當時候的羅馬基督徒,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與罪掙戰,即便我們有的人成為了基督徒,也成為了教會的幹部,甚至懷著滿腔熱血委身成為傳道人,但「罪」這陰魂不散的事物,往往會透過自我的小動作,甚至是對生活中的人事物有了一絲的波動,產生的罪甚至對自己或週遭的人有極大的殺傷力。而在昨天發生了一場悲劇,當我們一家人撐著一肚子的海鮮回教會時,就聽到這附近有因為錢財產生的財殺案。這不僅讓我想到,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或關係非常執著的時候,罪的繩子就開始控制我們了,並且成為它的奴僕,甚至失去自由。所以當我們願意將我們的罪釘在十字架上時,我們就可以像耶穌一樣,找到「從死裡復活」的方法,並且擁有不被罪捆綁的自由。

  • 自由是在主裡活著的(8-11)

8-11節中,保羅繼續談到若是羅馬地區的基督徒,願意將罪釘死,也必會復活起來。這一段對羅馬人來說是一段無可辯駁的羅輯傑作。保羅談到基督在眾人的罪中死去,但現在是為了榮耀而活,並且那些因為耶穌受死的人,現在也是跟主活著。而且罪的死亡不會再統治他,並且他所過的生活完全是為了上主活著。保羅更邀請羅馬基督徒,要他們在耶穌基督裡,向著罪死,並且要永遠為著上主活著。談到了自由,只要我們願意釘死罪,那些我們認為的不真實的自由也會跟著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在主裡找到真實的自由。

 

生活中充斥著吸引我們離開主的因子,有錢財、有酒、有性等等,還有自我的驕傲和對他人的偏見。有一次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個非洲教會的線上直播。而背景歌為break every chain,打破每一個枷鎖。他們的表演非常的觸動人心,僅用簡單的服裝和背景(甚至沒有道具),劇情是一個人在世界上遊走,而罪如同有形,從四面八方出來,起先開始誘惑,當那個人陷入時,所有的罪全都攻擊他,但有一個穿著白衣服的人,站了出來趕走罪,甚至將人從罪搶救出來。看到這裡,我非常的感動,也讓我們知道,我們常會因為罪而深陷,必無法自拔,但若是呼求他,必能夠被祂從罪中拉出,最後在主裡自由的活著。如同保羅邀請羅馬地區的基督徒,讓他們可以在主裡找到真正的自由。

  • 成為公義的器皿後的自由(12-14)

而在12-14節裡,保羅講到,不要再一次給罪機會,以便你順從罪的慾望,第13節更是提到,不要將自己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奉獻,這包括你的才能和你所會的專業,甚至也可以把它拓展到教會的肢體。羅馬地區的基督徒大部份還存有還未信主的習慣,有的人可能還從操舊業,做回妓女或妓男,甚至有的表面上信仰主,卻私底下去拜別的神。也有的人受洗了根本沒有改變。從這裡就可以看到保羅所期望的是他們不要再把自己的身體、靈魂奉獻給罪,並且要完全獻給主,特別是他們的心有沒有真正成為公義的器皿,只有這樣才會在身體和靈裡獲得真實的自由。

 

保羅所說的其實很簡單,當我們受洗了,我們就不可以讓自己的身體犯罪了,比方說貪杯的嘴,會想要賭錢的手,甚至那一顆從來沒有主進入的心。你我可以摸自己的心,問看看,是否為公義的器皿,為主做見證有多少次,為主服事又多久了,甚至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不能將主擺在第一位,而不是去找無法給你平安的事物,甚至還會奪走你的自由。弟兄姐妹,我們從現在開始,來成為公義的器皿吧,做什麼都要依靠主,也尊從主的旨意,這樣真實的自由就會隨之而來。

 

 

結論

總言之,透過今天的訊息,可以明白,耶穌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他乃是為我們的罪而死,卻在死裡而復活,這樣的復活乃是全新,不再跟罪的過去有任何瓜葛。當我們受洗時,或真正接受主的時候,罪的捆綁和不真實的自由就不應該再和他們糾纏,反倒要依靠主來掙脫捆綁;而真實的自由,是在主裡活著,在主的話語中成長並且突破自己;最後成為自由和公義的器皿,這並不是又回到被奴役的感覺,而是發自內心的去為主服事,為主做見證。即便是為主服事,自已的生命才會真正觸摸到真正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