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17章1-6節

以法蓮山地有一個人名叫米迦。 2 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裡,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 3 米迦就把這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分出這銀子來為你獻給耶和華,好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現在我還是交給你。」 4 米迦將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將二百舍客勒銀子交給銀匠,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 5 這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 6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前言

    母親節快到了,相信大家對母親的角色,描述一定是溫柔又慈祥的,而這樣偉大的女人,也有非常多的故事,特別是在聖經中,更是多的數不清。但母親也是人,人總有一些不完美,當母親的角色開始有恐怖的色彩時,母親就變得難易接近。就好比最近剛出的「母親」,講述韓國移民帶來的焦慮感,從而發展出的超自然靈異事件。當中的女主角因為女兒即將要離她遠去,嚴重的焦慮讓她想起了她的媽媽,而母親的角色也慢慢變得恐怖且窒息,女主角的母親鬼魂,就在她的週遭任意而行,讓她無法喘氣。

 

    回到今天的經文,是士師記中唯一失敗的母親,也就是米迦的媽媽。而她的決定導致了一連串的災難,甚至在後來的19章的小妾分屍案,也有可能是她推了一把,亦或著她在這世上跟他人一樣,都犯了錯,都忘記了神。而今天就要透過士師記17章1-6節來分享二點。

  • 對孩子過份溺愛

在第1-2節中,米迦的媽媽的錢已經被米迦給偷走了,具體拿來做什麼是沒說的,但是母親在錢被偷的同時,有說出了一個詛咒,而這詛咒也沒在聖經裡呈現,但卻讓米迦怕的趕緊告訴母親,錢是他偷的。然而母親沒有責備他,反而用上帝的祝福去抵消上帝的咒詛。這看起來好感人,因為孩子勇於認錯,母親即時祝福他。但這對於詛咒來說,這可能是對著耶和華起誓,但卻又要將祝福歸於米迦,只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這不僅僅是讓上帝成為被利用的工具,外人可以隨意咒詛,自己的兒子可不行呢。

 

我曾經跟自己教會的主日學校長聊聊小朋友的狀況,有的很專心,每一次都讓我們很舒心,但有一些小朋友是我們每一個禮拜日的挑戰。而有一次有一個女生她因為自己的名字被人取笑,就在一旁哭,但其他小朋友則是告訴我們說他們沒有這麼說,而她的媽媽來了,就質問其他小朋友,雖然其他小朋友告訴她沒有這回事,她還是將她的孩子帶走。校長看了也嘆氣,她告訴我們她對她的孩子是非常寵的,甚至到達了溺愛的程度,讓孩子有了一身驕氣。而她的錯誤來自於外面的因素,如同米迦的母親,不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還要上帝祝福自己的孩子。

  • 對上帝隨意而行

而在3-4節中,母親將這些銀子分了出來,並且為了孩子獻給耶和華,但卻轉為去鑄成一個像,而且才用二百舍客勒,那其他的九百舍客勒就沒再說下去了,成為了一個謎,或許媽媽拿去藏了起來,根本沒有獻給耶和華。而在十誡也說過不要為神鑄任何的像。在信仰上,米迦的媽媽將耶和華也當作一個假神,是可以隨意雕塑的,甚至可以放在房間裡來拜。米迦的媽媽如此的輕視神,在上一節她將耶和華當作工具,隨意操作耶和華的祝福和咒詛,這個是在士師記的時代常發生,雖然士師記有很多值得讚揚的女性,例如底波拉和參孫的母親,但在那任意妄為的時代,米迦的母親或許只是像徵,暗示著兒女們犯錯,父母也脫不了干系。

 

身為母親的姐妹,在信仰上是否將神信成了真神,亦或著將神視為一位當自己有難時,或家人有難時就要神祝福他們,或一切順利,卻從來不在教會裡,或團契出現,亦或著別的弟兄姐妹有難的時候,卻不願意為他們禱告,這樣的信仰是會讓神覺得虛假的。我在玉神時,就有學弟妹分享他們實習的狀況,當中有一位就講出他實習教會的姐妹,他幾乎已經是沒有來到教會了,但卻要人去她的家禮拜,這樣的觀念讓人搖頭。不僅如此她還是三個孩子的媽,而三個孩子也如同媽媽一樣,對於信仰是必須要有人來請他,或著是他請牧師過去,牧師就一定會去的,當然一定會去,但他們卻從來不出現教會。這樣的想法就好像將上帝給欺騙了。

結論

    結論來說,一個母親的本能是什麼呢?成為孩子的榜樣的母親呀,切勿學習米迦的母親,雖然她有一點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是否願意原諒孩子的錯誤。可當孩子一錯再錯時,身為母親就要用上帝的話語來幫助他們,而在自己本身的信仰,更不要失去一個母親的職責,最後要以修正自己的行為,將上帝的話語帶給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