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痕與光芒

 

24 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25 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26 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27 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28 多馬說:「我的主!我的 神!」 29 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約翰福音20章24-29

前言

        每一個人都受傷過,從小擦傷到幾次重大的意外,甚至有人因此失去了一部份的行動能力。再者,也有人在與人相處時心裡也會受傷,所以心裡有對關係的懼怕所產生的裂痕,也不再打開心房。有些人是受傷過後,心裡也跟著受傷,通常是成為行動不便或精神失去控制的人,他們被社會給丟棄,慢慢對世界失望並產生了了扭曲的性格。然而卻有些人沒有對自己失望,反而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也讓世人看見了裂痕中的光芒。

 

        在聖經裡是常態,不管是舊約還是新約,都有人受傷著,甚至是被看似完美的以色列文化「摩西五經」給傷害著,那些冷冰又無情的教條,讓受傷的人更加受傷,到了新約更是將身體殘缺和心靈受傷的人寫的更淋漓盡致,而耶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可卻必須擔當世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然而最後的結局是從死裡復活,而他的復活並沒有復元他的疤,而是成為復活的記號。在這個時候,我們將透過「裂痕與光芒」來與大家分享復活的訊息。

一、      耶穌身上的裂痕是復活的記號

在經文中,多馬看見了耶穌,但他不相信,因為耶穌長的好像不太一樣,,並想要知道是不是假冒的。而耶穌親自顯現在多馬的面前,且將傷口指給多馬看,並讓多馬自行去摸。多馬是一個事實求事的人,有著「不是親眼看見,就要不停尋找」的精神,但在耶穌指給他後,他就完全相信了。耶穌的傷口一共有五個,兩手的釘痕,兩腳(腳背上)的釘痕,以及側腹上的剌傷。被神學家稱為五聖傷。可是在不同的角度看,這樣的傷讓耶穌的形象不再「完全」,而是帶著傷口的神,但卻更容易觸動到人心,甚至他總是行神蹟的手也留下了傷口。但他卻復活了,而傷口就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印記,在祂身上。

 

耶穌身上的傷口,好像是一種「完美物體」的裂痕,若是一件商品或畫作因為身上有了缺點,是會馬上被丟棄的,特別是在這個快速轉變的時代,完美依然不斷的重新定義。可耶穌的傷口帶來解放,這是那些不斷維持假象的人所不能抵擋的,也釋放了生命被捆綁的人。我在高中時,有一位得了肌肉功能不全的同學,但他的樂觀是我到現在還記得的,而支撐他到現在的是,耶穌被釘十字架上的傷,他告訴我,耶穌都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帶著好幾處傷口復活,而最大的目的竟是為了我們,我也要為著祂好好活下去。就是這樣的動力讓我同學總是帶樂觀的穌度。而耶穌的傷口帶來的不會單單是復活的訊息,而是生命依然生生不息的訊息。

二、      過去的傷痕可以選擇活出自己

耶穌的復活帶來了對生命的希望,甚至在身體殘缺的靈魂中變得完全,當然有些傷痕是他人帶給我們的心靈創傷,有些人是因為家庭,有些人是因為人際關係,甚至有些人因為世界劇烈的變化,產生了壓力,並生出了病來。在耶穌的時代,是帝國帶來的壓迫,以及多重文化的拉扯,而信仰也在那個時候變得很沉重,甚至變得越來越表面化,透過耶穌的到來,讓我們知道,有些人還生活在過去,也被自己的過去所捆綁,讓好多人都無法衝破無形的牆。而新約所講身體殘缺的或有隱性疾病的人,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象徵,而當耶穌透過將自己獻上,讓自己為世界除罪,而當他又帶著傷口回到世界時,對那些生命軟弱的人是非常大的鼓勵。耶穌經歷了非常恐怖的經歷,但他卻願意赦免那些將他送上十字架的人,並持續將愛傳達出去,這也就成就上帝的工,不以暴力來控制世界,而是以愛來回應他們。

 

每個人生命當中都會有過別人給的傷痕,有時候是一段感情帶來的傷害,也有是家庭不和帶給孩子的傷害,也有是經歷超級大的天災造成的傷痕,但我們總要活出來,雖然過去的經歷非常的可怕,甚至有人害怕事情再一次來到,以致於無法面對將來的挑戰。有一部泰國影片,主角過去曾經被綁架,而在綁架的當中,凶手會先餵他吃甜食,讓他吃完後可以被凶手不經意的殺害,當然他逃開了,可對甜食卻無法再有興趣了,特別是奶油蛋糕。雖然他害怕的東西非常的特別,但有其傷痛在那,雖然我們不能強勢的撕開別人的傷疤,但我們唯有陪伴,透過耶穌的教導,一步一步的讓受傷的人面對自己的傷疤,主動癒合它,並重新面對讓自己恐懼的事物。耶穌也是如此,還記得上週日談到耶穌也是會害怕,但他走出來,且為著世人完成他堅定要做的事,最後也復活了。

三、      生命光芒可透過裂痕照亮黑暗

最後,是耶穌帶來的光芒,耶穌復活後就像天使一樣,全身發光,讓跟隨他的婦女無法打開雙眼,但在看清耶穌的長相時,就非常的開心,甚至跑向耶穌的身邊,親吻他的腳。而其他的門徒則是聽了婦女的話語就信了,然而多馬卻還是要親眼看見。可當親眼看見時,他的生命也被照亮了,耶穌的復活讓他的信仰重新得到證明,可能在耶穌死後,多馬是沮喪的,甚至越來越墮落,雖然在四福音沒有見到多馬在耶穌受難時去了哪,但他當重新回到經文中時,就可以知道多馬與其他的信徒一樣,依然在等候耶穌,而當耶穌復活時,耶穌透過他的傷痕讓光從他身上照亮他的門徒時,所有門徒的心也跟隨耶穌的復活,變得有了生氣。

 

記得看過「聖經故事」這部影集,在當中耶穌復活的劇情是非常溫暖的,當他舉起他的釘痕手時,陽光從他手上的釘痕穿透,讓光照向了門徒,讓我想到了一句很特別的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來自一位詩人李奧納多.科恩(Leonard Cohen) 的一首歌曲,名為Anthem。這首歌讓我聯想到耶穌的釘痕手。耶穌的裂痕所散發的光芒和意義是非常大的,他能夠影響之後的門徒,讓他們帶著耶穌復活的訊息傳揚出去,而門徒也像耶穌一樣在傳福音的同時,也被拒絕,也留下了傷口,甚至殉教。然而門徒卻讓福音傳向各地。而我們的姬望巴依更是如此,她的生命也有裂痕,但是神在她的生命裡發光,讓太魯閣族成為了台灣原住民的信仰先鋒。雖然這個世代不像過去一樣這麼動盪,而我們的生命都曾有各自的裂痕,但透過這次的復活節,鼓勵自己發出生命的光芒,也照亮世界的黑暗。

結語

        今天是復活節,是一個值得歡呼歌唱的一天,雖然疫情嚴重,但只要好好保護自己,上帝必然會祝福我們。且透過今天的訊息,我們可以知道,耶穌的五個傷疤背後所想告訴我們的意義,提醒我們耶穌已經復活了,他帶來的不是世人所謂的「完美規範性的身體復元」,跳脫框架,給予我們新的復活概念,而我們在自己的傷口上也能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不要讓仇恨蓋住我們的眼,最後也要像耶穌一樣,就算身體殘缺,限制非常之多,但在照亮世界,溫暖世人的功能下,我們要盡心盡力,讓耶穌的復活的訊息更有力量傳播。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