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 14 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5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16 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馬可福音10:13-16

undefined

前言

      在過二天,屬於小朋友的節日也要來了,想必最開心的一定是小朋友,因為他們就可以放假,然後找個時間出去玩。台灣在前十年,兒童節,大人可沒有放假,可是因為顧慮到孩子的安全,台灣才讓大人也一起放。西元一九二五年八月,世界上五十四個不同國家的兒童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在大會中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這個宣言,強調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避免兒童做危險工作、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教養兒童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方針,並且受到各國的肯定與支持。

 

        而在聖經中,過去的時代,不僅僅是舊約時期,連新約時期對待孩子都毫無重視,甚至認為小朋友在文化當中是軟弱的代名詞,但依然有一些人非常看重自己孩子,甚至將孩子變成父母的產業。在還沒講到今天的經文段落時,要先談整個第十章,耶穌照常與跟隨祂的弟兄姐妹訴說上帝的話語,但有一位法利賽人就丟出一個問題「人可以休妻嗎?」,可耶穌卻提出婚姻的觀念,從這裡延伸出婚姻的神聖,然而談到婚姻時,有一對夫婦卻帶著孩子來到耶穌面前,希望耶穌可以給他祝福,但卻被門徒所責備,可門徒反而讓耶穌生氣,並讓耶穌將孩子定義為上帝國的子民,然而不僅僅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也都會是耶穌祝福的對象,今天就透過「孩子的榜樣」來與大家分享。

undefined

孩子的第一面鏡子

        在第十章中,可以發現到原本談論的是婚姻的問題,可卻有人帶著自己的孩子,接近耶穌,並求耶穌為他們的孩子祝福。其實這樣的文化在中東地區,只要有孩子出生,有些敬虔的父母會帶他們的孩子來附近的廟宇,請求祝福。而這些動作雖是造成耶穌的信徒反感的,但在他們所帶的孩子的眼中,父母正在做他們認為對的事,而這件事是會改變孩子的生命。而在之前,父母好的關係對比「休妻」這件事,或許讓人可以去思考婚姻的聖潔性及慎重。讓孩子從父母的關係,去建立一個好的價值觀和未來。

 

        有一部廣告講述著有一個女人顧了一個印尼的女傭,而對待這個女傭非常的刻薄,有一次因為女傭不小心打翻女人的麵,女人氣急敗壞的責罵他,甚至還打他,這一切都被女兒看在眼裡,隔天女兒就因為老師不小心把水噴向她,就罵老師笨蛋,這讓接受到消息的女人感到愧究,決心以自己為榜樣,改變自己對女傭的態度。透過這個故事,可以思考一件事,我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用一個比較有趣的比喻,孩子就像是上帝給我們的鏡子,我們的言語,我們的態度,就被孩子給模仿起來,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免讓孩子學了,並且還會將我們樣子變得更加嚴重,但若我們有好的態度和行為舉止,在孩子身上也能反映出來,並能發揮的更耀眼。   

undefined

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再者,透過不同的角度,來看第一點的想法,當父母把孩子帶到耶穌前,孩子的 想法會是什麼呢?讓我們先略 過門徒和法利賽人的角度,使父母和孩子的聲音出來吧!當父母被責備,甚至要做勢被趕走時,父母雖沒有說一句話,但能夠持續待在原地不離開,雖然他們可能被門徒擋住,不讓他們接近耶穌。但父母依舊沒有離開耶穌,也就是表示父母為了孩子,他們有勇氣面對 讓孩子學習到做人要選擇祝福的源頭。 他們以身示教,給了耶穌教導門徒的機會。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部影片,有一個衣食不缺的女孩,看到了一個總是穿著舊衣服的同學,就夥同其他同學一起嘲笑她;然而有次與媽媽去附近購物時,她又看見那同學,並看見她從二手衣店走出來 她不在乎媽媽是否看到,就嘲笑了她,媽媽看到了心裡非常的難過,也告訴女孩從明天開始,學校自己搭車,午飯自己預備,甚至連衣服也不要再買新的了,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女孩知錯後,就再也沒嘲笑他人了。我們可以想看看,若是門徒或法利賽人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去欺負或辱罵那些需要耶穌的人,甚至是阻擋了他們,在教育上亦會學習他們,甚至會與他們父母一樣更顯得扭曲。至於那肯為孩子付出,甚至以身示教的父母及老師,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不可或缺的老師。

undefined

孩子的第一個祝福

最後,他們不僅僅是將自己成為一面鏡子,也成為了孩子的教育者,更帶領孩子走向耶穌,雖然解經者或神學家,都覺得能進天國的是要孩子一樣的單純,甚至耶穌也自己說,若不像孩子一樣單純,就不能進天國,我倒認為耶穌所說的孩子,不只是父母帶來的小孩,而是父母本身也把自己降卑為孩子,虛心的來領受,並且像孩子一樣的依靠上主,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樣,莫忘孩子般的初心。這樣子的舉動,讓耶穌高興,因為天國正是需要莫忘初心的人。

 

有一次在與我們中會總幹事的靈修中,她提到我們教會有出一個牧者,他們的信仰非常的好,但是可惜的是他們讓孩子待家裡,夫婦兩自己去教會服事,而孩子們在年輕時無法培養獨立的信仰(禱告、來聚會),長大後導致他們對教會沒有感情,甚至與上帝失去連結。而我的經驗是就算我家人到了一個教會,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起服事,雖然在人生的路途上起伏很大,但終就沒離開教會。你給孩子的第一個祝福不會是未來他要成為什麼,需不需要為你的夢想堅持?而是在生活中培養對上帝的熱情,而你們(父母)就是上帝給孩子最好的祝福。

 

結論

總言之,透過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在兒童節裡傳達耶穌美好的話語給予我們的孩子,但在這之前,我們得要先好好的檢視自己,適不適合成為孩子的模仿的對像,還是成為孩子們的借鏡,讓他們擁有前車之鑑,而在這過程,我們不僅是要成為孩子們的教育者,也要虛心的繼續學習知識,更要在孩子的每一步一腳印,帶領他們走向神的身邊,並給予祝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