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記下61-7

1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 2 求你容我們往約旦河去,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說:「你們去吧!」3 有一人說:「求你與僕人同去。」回答說:「我可以去。」 4 於是以利沙與他們同去。到了約旦河,就砍伐樹木。5 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 6 神人說:「掉在哪裡了?」他將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 7 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

前言

弟兄姐妹,平安。我在大學時候曾經跟我論文組員鬧翻,那時指導老師出手,讓我們聽見彼此的聲音,指導老師也說了一些話,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和同學都很在乎我的感受,他們都知道我在班上沒有什麼朋友,論文組員主動找我,就是因為他們看到需要組員的我,雖然過程很糟糕,搞得組員都不想同組(當然不是只有我一人出問題)。老師告訴我:當你在組裡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應該試著發出聲音,讓他人知道你的需求,不是連自己都不幫助自已的自怨自艾。聽到這樣話的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愧究我的組員。

 

而在今天的經文當中,是以利沙和他的弟子的相處,那時剛好是在北國以色列約蘭王時期(列王紀下1:17, 8:16),而民族衰敗和國家動蕩在那時發生,以利沙的事工就那時候開始,看著師父以利亞離開他時,他就接下了福音的事工。他解除民間的疾苦(4:1-7經濟問題;39-44健康問題),讓生命力重回這個世界(王下二:19-22生態的問題),而其中有一段經文我也是最近才讀到的,談的不是以利沙的事蹟,而是弟子與他的互動,在當中也有一個小神蹟,也就是斧頭浮起來了,但不排除以利沙有用對方法,讓斧頭浮起來,可在當中弟子們的信心更是不可或缺,今天我們將透過「天助自助」這個主題,來與大家分享。

  • 自助的心

 

    在這兩節中,以利沙的弟子對以利沙說,他們與以利沙住的地方實在太小了,因為以利沙的弟子不斷增多。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人就提出到約旦河去砍樹來建房屋來住。從這一段來看,可以知道「居住」的問題發生了,先知認為這些問題可以自己解決,當然他們向以利沙訴說這個問題,並已經有解決的方案了,希望得到以利沙的支持和允許。以利沙也不阻止他們,讓他們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可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以利沙和門徒的關係是可以互相信任的,雖然自己有辦法解決事情,但是對信徒而言,讓以利沙知道他們的狀況,也是讓以利沙知道並能從中關心和代求。

    自助的心也就是積極向上的心,對於生活的態度就是要擁有正面且積極的眼光,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能站起來面對。有一部動漫叫做「流星花園」,訴說著一個窮困的女孩因著學校獎學金的緣故,進入了一間貴族才能讀的學校,在當中她遇見了學校中最有影響力的四個學長,學校裡的人喊他們為F4,而他們的權力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和老師的去留,只要他們喜歡。但這位女孩(名為杉菜),她不害怕,甚至與他們四位有衝突時,她依然不退縮。這樣積極的一面,不但是讓同學們敬佩,也與F4慢慢成為朋友,甚至是與其中一位成員交往。靠的不是刻意的靠近,而是生命經驗的影響,讓一顆自我幫助的心,得到他人青睞,如同在生活中,若能先將自己的問題好好的整理,並且以正面向上的態度去看待一切,就像以利沙的徒弟一樣,擁有一個自我幫助的心。

  • 自助人助

再者,徒弟中有一位邀請以利沙與他們一起砍樹,而以利沙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並且和他們一起去約旦河砍伐樹木。在兩節當中,可以發現徒弟和以利沙的關係是如同家人,也像朋友。從這裡看見,徒弟去砍樹是因為他們碰到了困難,他們需要解決,而他們也想到了,所以主動與以利沙說他們要去約旦河砍樹。可又有人與以利沙說陪我們這些僕人去。說自己為「僕人」,實際就是兼卑自己的身份,讓自己有機會得到以利沙的幫助。徒弟都已經可以想出法子可以解決困難了,又突然找了以利沙,意在徒弟看重以利沙的身份,而徒弟知道自己如果不帶上以利沙,一定也會遇上一些困難,所以邀請了以利沙一同去。

 

大家一定有小組報告的時間,還有最貼近的,也就是家庭禮拜時間,這個時間是牧者和家執走進每一個信徒的生活,去關心每一個弟兄姐妹的身心,而在當中不免會看見最真實的一面,特別是在禱告的時候,有幾次的禮拜中,我可以觀察到有些弟兄姐妹的感受,有些就像是徒弟一樣,願意聆聽牧師、長執的訊息,即便有些人的歷練和身份在社會上有一定的高度,但卻願意從自己的高度走下來,我們可以知道,以利沙的徒弟有些是幾乎跟他是同期跟隨以利亞的。就好像有些信徒比我或新任的長執,他們在教會服事的時間多於我們了,但他們知道兼卑自己,重新來到神的面前,不僅僅是自我的態度積極,也能因為自己的尋求虛心的向人求救,甚至是向神禱告。

  • 天助自助

最後在5-7節中,應該是最精采的一段,特別是以利沙利用了「神力」,讓斧頭從水裡浮起來,但若不要專注在這一點,就會有不一樣的角度在那裡,但我們先做幾個假設,以利沙使斧頭從水裡浮上來,用的方法,其實在於改變水的流動,或許在那瞬間,斧頭就浮了起來,但也有學者說,其實以利沙只是讓斧頭更靠近岸邊,讓徒弟自己去撿,再者,約旦河的深度其實沒有這麼深,是不會讓人滅頂的,但可怕的是在於約旦河水流很快,但也許就是因為水流很快,可以因為很容易移動河底的東西,只要刻意去翻動,甚至是丟東西,都有可能使底下的東西浮起,甚至被看見。當然這是以利沙的方法,我們可以再注意一件事,也就是這個人沒有主動向以利沙求救,因為他在意的是斧頭是借來的,他怕的是律法上的責罰,因為若將借來的東西弄丟,是要還同樣的東西。而以利沙也感受到了他的害怕和無助,決定主動協助他,最後他也靠著鼓勵,勇敢的把斧頭撿起來。

去年我還在寫神碩論文時,我因為一些難解的事情,讓我寫論文的節奏停滯了,然後開始迷失,甚至在每次週間禮拜的時候,刻意比指導老師慢一些,只要不被他看到就好啦!但是總有那麼幾次被他看見,他一臉無奈和氣憤的樣子,但也不會跟我多說什麼,直到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向他請教論文時,他告訴我一句話「自助必有天助」。當時我不曉得這句話的意思,可在我慢慢的透過禱告的同時,也慢慢將身邊難解的事處理完,我重新投入論文的懷抱,花了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把論文寫了出來,雖然還是有需要更改的,但卻因為這樣,我的進度飛快,應證了只要自己肯努力,上帝也會主動幫助你。以利沙的幫助在於徒弟的心態是好的,雖然一時會慌,但稍加鼓勵就能勇敢的進入約旦河中,把斧頭撿了起來。

  

結論

透過以利沙和弟子互動,我們可知道以利沙對待弟子是真心,讓他們不會離開以利沙,甚至主動留下來陪伴他,當然也發生一些民生問題,但先知選擇先自己解決問題,但也讓以利沙知道這樣做可行嗎?以利沙更是全心全意的陪伴在他們的身邊,而當弟子發生了問題時,以利沙也出手幫助了他。

當我們遇見問題時,我們先不要自怨自艾,試著先安靜心來,讓自己先試著想一些法子,當然法子不是每一個都很管用,求問你最熟悉的人是一種檢視自己的不足,更是拉近關係的一種方式,當然也要適時的回報。而求問上主更是因為你願意將問題交托,而不是自己解決,最後當你們一起解決事情時,上主必然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幫助我們,雖然斧頭浮上來是一件解不開的小謎團,但當我們為著擔心的事情努力時,有時候麻煩就會像熱氣球一樣浮出我們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