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始終不渝

但以理書六章1-11

前言

        弟兄姐妹平安!很高興我們又能夠回到會堂裡繼續我們的聚會,透過長達近三個月的線上直播,相信大家一定也跟我一樣有同感,每一個人都是很想再回到會堂裡,與弟兄姐妹領受牧師的分享訊息,而這些訊息乃是來自上帝的教導,此刻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信仰在不能實體聚會時,有沒有受到打擊?或著在這幾個月時,你我的信仰有始終不渝?

 

        回到今天的經文。首先,但以理在先知中,是最早被擄去巴比倫的,在尼布甲尼撒王尚未登基時就被擄了。他在被擄之地受到許多的試煉和艱難,卻逐漸被高昇。從尼布甲尼撒王到拿波尼杜以及共同攝政的伯沙撒王,再到波斯王朝,但以理都身居高位。而在但以理書 5:30-6:28 所記載的瑪代人大流士,並非以斯拉記第六章准猶大人建殿的波斯王大流士。有可能是波斯王塞魯士派在巴比倫的省長古巴魯,而大流士只是王的尊稱。但以理在他的手下作總督之上的總長,卻招來嫉妒而被陷害;幸蒙上帝保守,但以理不但絲毫未受損傷,還更受王的器重,這是因為但以理至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上帝。今天就透過「始終不渝」來與大家分享。

  • 忙忙碌碌中,始終如一。

        首先,談到但以理身處在波斯王宮當官,他身受王的重用,成為了全國一百二十個總督更大的官,但是王卻覺得不夠,竟然想使但以理成為他治理國家的幫手,這樣子的舉動,只是因為一句話,在6:4節中提到的「因為在他裡面有美好的靈性」,原文是「卓越的靈」,而靈又有「知識的容器」的意思。但以理之所以被波斯省長看上,也就是大利烏王,不單是在解釋夢(5:12),在他自己的工作上堅貞不渝,對自己的職位非常負責,而在言行舉止中非常的正派,在當時的公家機關人員中,是少之又少的清流,這就是大利烏看上他的點,但對於但以理來說,他只不管是跟隨上主話語行事的人,或許在但以理的生活中,上主一直與他同在,哪怕他身處在別的國家裡,他依然能夠感受的到,而在國王交給他的工作中,他從沒半途而廢,對於上主的忠誠在工作上持續被展現出來。

 

        回到我們自己,當主日禮拜一結束,或許有人一走出教會的門,馬上就會忘記了牧師的講道,只會記得的是接下來一週的忙碌,在工作上,我們何時會想起我們的工作,能夠來讚美神呢?當我們在工作或學習遇到困難時,人的軟弱往往會迫使我們與神分離。但也是有人在每一天都能親近神,而在工作上,會將上主的話語融入生活中,甚至在玩樂或休息時不忘感謝神。而在疫情降為二級時,可以實體聚會時,有沒有開始看重聚會的重要性呢?相信有很多弟兄姐妹都是如此,甚至有的長輩是始終如一,甚至在疫情間,經過教會時,都會停幾步看看教堂,有些長輩還會想念牧師,想念教會打開的樣子,感謝神,教會開門了,因為每一個人的始終不渝,在忙碌的防疫過程中,始終如一的不離開神。

  • 人心險惡中,保持初心。

`       再者,人與人之間保持一顆不受利益汙染的心。但以理成為了波斯帝國,一個省長的助手。這樣的安排使得其他公職人員不平衡,開始抓但以理的把丙,更編了故事讓但以理成為裡面的角色。但以理只做好自己該做的,卻遭來同事、下屬的忌恨。在4-5節,那些總長和總督尋找但以理誤國的罪,但就是找不到,因為但以理根本沒做什麼壞事,所以他們就只好制造但以理犯錯的機會,也就是在6-8節中,不可以拜王以外的王或神,若有人犯了這例,就要被丟到獅子坑。按照波斯人的文化,只要王立法,就不會有更改的可能性,這個地方可以聯想到以斯帖記的瓦實提,瓦實提與但以理有一些相似的點,就是在對王的忠誠是比那些臣子還要來的忠心,但就是有這些喜歡挑撥離間的,讓但以理和瓦實提被陷害,但可以知道的是,王是對但以理有好感的,甚至覺得那些大臣非常的煩,而在16節中,我們可以想像王的掙扎,但在大臣的眼中,他只好讓但以理透過信仰來幫助自已。

 

        人與人之間如何保持初心,從上述看,王與但以理的關係可能超越了君臣的關係,甚至是朋友之間的關心,兩個人好到王想要提拔他,這是有可能的理由,但又不能違背自己所立的法,因為這對波斯人來說,王說出的話就是鐵律,但王依然把希望放在但以理的神,希望一切能夠好轉。人如何還能在別面前抱持一顆初心,就像上次所講的「在一次相信」,在別人面前還能夠再一次給予真誠與關愛嗎?或是在他人給予傷害時,還能夠始終如一,不會改變對他人的關心呢?在人言人語裡,一個關係能夠始終不渝,或許是對彼此的愛和信任,當中一定有失望過,但透過相信賜福的神,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甚至是回到教會時,必然會回到當初,起初的愛,雖然但以理和王的關係沒有過多的描述,但想必在弦外之音中,兩個人的關係因為但以理的信仰變得友好了起來,並且接近到最初遇見朋友的心。

  • 危難之中,信仰始終不渝。

        最後,在6:10節中,但以理知道大利烏王立了不可敬拜除他以外的王與神,就回到了自已的家,可但以理可不是因為有了禁令才回到家裡禱告的,而是他平日就是如此,可能他比王想像的信心大好多,因為當那些想要抓但以理錯的人,已經虎視眈眈,並且馬上向王告發,王非常的想救他,但礙於有心人,王必須要對他們有所交代,雖然王這麼做了,但是他還是非常擔心但以理,甚至在隔天後,急忙的跑向獅子洞去看但以理有沒有發生什麼事,結果令人振奮,但以理不但沒發生什麼,還告訴王自已在神面前是無辜的,在王面前他也沒有做什麼虧心事,王當然知道,立馬就把但以理從獅子洞拉出來,並立即把但以理告發的人,全都丟進獅子洞裡。而在六章的結尾,更是因為王看見了以色列的神,在但以理身上做的奇事,這就是在危難之中,但以理始終不渝,對上帝依然不會改變。

 

        在疫情當中,對於信仰,你我是否始終不渝呢?好多人因為無法走到教會,就感覺沒有感動,每一次的線上禮拜都好不實際,總覺得是一定要來教堂,一定要聽牧師講道,但忘記了很重要的事,上帝不會鎖在教堂裡,祂會走出來,到每一個人的家中,在危難臨到時,必然與我們同在。雖然疫情發生了,讓教堂也關閉了,我們更應該要好好的面對自己的信仰,是否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打退堂鼓,信仰就此遭到了打擊。但不要忘了一個人也可以敬拜讚美,一個人的禱告上帝也會應允,不論是你在哪裡,都能使信仰始終不渝。

結論

        總言之,透過但以理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一些事情;不管你在哪裡工作或學習,就做好它,並且對它負責任,且不隨意被人帶著走;再者在人與人的相處上,盡可能離開那些利益薰心的事,並節制自己的慾望,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初的愛心;最後在信仰中,不論我們是否有沒有在教堂裡,或是聚會,對神的信仰要始終不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