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經文範圍:歌林多前書十四章12-25

金句:

林前:14:18我感謝上帝,我講靈語比你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多。

林前:14:19可是,在教會的聚會中,我寧願說五句使人明白、能夠教導人的話,而不講千萬句靈語。

 

undefined

前言:

       

        親愛的弟兄姐妹平安~Kana Ita mswayi~  brajin tada 開始我們的祈禱會囉
相信大家在這個時期中,一定會有些人心靈因為沒有來見到教會的弟兄姐妹,或著是牧師,有沒有人想老師?或著主日學小朋友是否想來聚會呢?相信如果解封,會友一定是會準時到場的,但在這時候,我們可以試著看點靈修叢書,教會有很多,歡迎弟兄姐妹來領取喲,網路也有一些福音訊息喲,最重要的是讀經禱告,而在讀經禱告,可以放放一些詩歌,說到讀經,聖經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全球翻釋成2530種語言,是至今翻釋最多的書籍,說到「翻譯」這個動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動作,不僅僅是要把意思翻出來,文化背景也要翻出來,而這個就是最難的,因為如果不好好了解文化背景,翻出來的意思又會有很大的落差,特別是當我們在閱讀聖經時,字面上的意思與原文之意就會差很多,這就是翻譯辛苦的地方,但恩賜就這麼來了。特別是當西方宣教士來到台灣原住民部落時,他們努力的學習當地的語言,甚至將聖經翻成他們的語言,從這裡看到,這些人運用自己翻譯的恩賜,來使當地的原住民明白福音的真理。回到今天的經文中,保羅看見了哥林多所尋求的,但卻不是為了教會的成長,而是為了利己,甚至達到炫技,自己比較「屬靈」的想法,透過今天的主題「古代翻釋機-方言」,來與你們分享。

 

undefined

  • 新奇的恩典-靈語還是地方語言?

 

首先,來談談什麼是「靈語」,這個字在希臘唸「glossa」,意思是地方語言。但在本章的首二節中,有不一樣的解釋,也就是靈語是對神說,不是對人說,但這裡有個前提,就是你不可對人說,因為別人聽不懂的就不要對他說,保羅也在第五節與弟兄姐妹說願意他們會說方言,但是更希望他們可以傳講神的福音,而且是用外人聽的懂的言語,不是像一些狀聲詞的發音,會讓人聽起來不舒服,且會帶給其他弟兄姐妹不安。

 

從這裡看,回到我們自己,我們有曾向上主祈求什麼恩典嗎?在我大學時期,我有好幾次有看過這樣的恩賜,發生在朋友、教會青年,甚至在聽一些敬拜歌曲時,就會聽到狀聲詞在唏哩唏哩,嘩拉嘩拉的。有一次母會邀請了一位平地教會的師母來,辦了一個很特別的活動,實際內容我大概也忘了,但是卻是讓我印像深刻,也就是師母來教導方言禱告,而讀了神學院之後,才知道這恩賜是上帝給的,不是能夠操練,而再者,最新的想法,這不過就只是因為保羅為了外族的人,必須要學習新的語言,但是那些哥林多弟兄姐妹錯把當作是一種很奇妙的恩賜,即便他們根本不懂,還是使用了這些四不像的語言去彰顯自己的屬靈恩賜。但往往忘記這只是為了自己好而已。回到教會,我們也有很多如同「靈語」一樣的超凡的恩賜,音樂天賦、舞蹈、語言和口才、藝術與設計等等,好多的恩賜,可是有了這些恩賜不是要來彰顯自己有多勵害的,就像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說談到的,即便在有恩賜,沒有愛都是空談。

undefined

  • 平凡的恩賜-嘗試讓你能明白。

        再者,保羅把講道的恩賜跟方言做對比,講道是為了要弟兄姐妹聽得懂,在第十八至十九節中,也就是今天的金句,保羅說到他會說的方言很多,這裡指的是保羅說的語言會說的有很多,但他情願有五句弟兄姐妹聽得懂的言語來講道,不單是在講道要這樣,保羅說到他在禱告的時候,不僅是用靈禱告,也是理智向神祈求,在為別人禱告也是一樣,唱歌必然如此,為弟兄姐妹更是,所謂的理智是自己也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也就是當你我要表達自己的思維時,不是帶著自己的情緒,就算有情緒,也要讓理智去平衡,免得自己說出來的自己也會後悔。唏哩唏哩,嘩拉嘩拉也是如此,希望可以有人來定義這一段「唏哩唏哩,嘩拉嘩拉」的意思。

        回到我們自己,我們的語言也是一種恩賜,有的人可以一句話救人,有的人可以以一句話來殺人,特別是當言語霸凌和網路霸凌出現時,這樣的恩賜就是一種武器,與靈語同為是利己,為了能夠驅走與自己不一樣的,甚至是看不慣,說出來的話就像是刀劍一樣,或許他們嘗試讓人明白,他們有能力存在這個世界,其他人沒有,這樣的想法遍佈每個人黑暗心思裡,再回到疫情中,其實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人的言語,每一句話語,就像病毒一樣鑽入每個人的心中,人與人透過網路去攻擊別人,失去了理智,只有憤怒和恐懼。而保羅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事,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方言禱告的恩賜時,就會有自私的心態了。

undefined

三、祝福在身邊-最適合的選擇。

 

        最後,保羅在23節至25節中,講到了如果教會的弟兄姐妹都在講唏哩唏哩,嘩拉嘩拉的靈語,聽不懂的,或是其他宗教的人,會覺得他們真的瘋了,不要說他們,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爭氣的笑了很久,但嚴肅的看待,這些人講這些話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造就教會嗎?還是來彰顯自己呢?保羅再度在24講到,如果都是以先知作榜樣,以理智來傳講神的福音,也就是要有條理,不混亂,不是在聚會的時候沒有目標性,而是以傳揚福音為主。剛好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恩賜,保羅也暗示他們,可以選擇,要當別人眼中的瘋子呢?還是要當祝福眾人的先知?

        保羅在23-25藏了兩種選擇,若我們是哥林多教會的人,我們要選擇什麼呢?是幫助人還是為自己謀取利益,其他人怎麼樣就不用管,我們可以思考看看,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帶領教會的弟兄姐妹,每個團契的幹部亦可以想想看,長執也花一點時間去思考,特別是在這個疫情底下,我們該選擇什麼方式來讓每個人都領受上帝的話語。在這福音線上,雖然沒有太多的事工,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沒有辦法做事工,感覺好像失去了什麼,或著沒有到教會實體禮拜好難受。但這會是一個改變,一個「教會」走近你們的家庭的景況,教會不是只有陶樸閣教會的會堂而已,是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選擇一種態度去看待,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時,往往會覺得我們的恩賜只能用在教會中,但走出教堂,進入社會,這些恩賜一樣可以鼓勵非信徒(唱詩歌撫慰人心、透過教會教育塑造人格並能夠感動他人),甚至將他們拉進教會中,這樣比講一些聽不懂的靈語好上百倍。疫情之下,更是能傳揚福音的好時機了,就像是把教會的範圍擴大,每一家庭都是教會的梁柱,每一個人都是福音的傳講者,就像是保羅所希望的。

undefined

結論:

 

        弟兄姐妹,透過今天的主題和經文,上主所關切的不是你有多大的恩賜,而是你有沒有把恩賜發揮到極大化,不是只在你我身上彰顯,而是像上主一樣,他的能力也在我們身上彰響,我們也能使我們的恩賜成為祝福到別人身上,而在疫情之下,我們的恩賜更要發揮作用,去做一件不同於過去的事,而不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最後選擇一個積極的態度,把自我恩賜拿出來祝福世界,並且給予台灣和世界一個最大的鼓勵,有些語言不需要翻譯,除了音樂是國際語言,愛才是全球最好的溝通語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