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經文範圍:以賽亞書四十章27-31

27 雅各啊,你為何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以色列啊,你為何言,我的冤屈 神並不查問? 28 你豈不曾知道嗎?你豈不曾聽見嗎?永在的 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無法測度。 29 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 30 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 31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undefined

前言

        親愛的弟兄姐妹平安,台灣卑南族張惠妹有一首歌名為「緩緩」,歌詞雖然不是在寫疫情之下的境況,但我自己讀了一遍,放在這樣的情況,有異曲同工之妙,緩緩這字,是在這個快速沒有休息空間的世界,給它一個緩緩喘氣的空間,也給我們一個能緩衝的時刻。

在週五時候,原本可以期待能從「停止」一切活動的情況走出來,但是因為台北的疫情又再一次的昇溫,但因為政府代表人員卻告訴我們疫情是可以控制住了,但卻祭出了一個防疫政策,也就微解封,其內容實在令人無話可說。連宗教聚會亦是處在要不要實體的聚會的窘境下。回過頭思考,在這樣的想法,不如還是在等等吧,緩一緩,為了能夠真正的解封,或許我們更要有一顆願意等候的心。

而在今天的經文當中,是以賽亞書第四十章27至31節,在戰亂中,以色列人民恐懼著,害怕著,甚至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逃得逃,投靠別人的投靠別人,光景極度的悲傷,但以賽亞書的作者卻要他們定晴在神身上,並且等候神。今天透過一個主題「緩緩」,來與大家分享。

undefined

  • 上主的「緩緩」

首先上主是最先開始停止一切的首先者,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當以色列人犯罪的時候,被上主以強權來占領他們時,以色列人真的意會到自己的錯在哪了嗎?還是覺得上帝很殘酷,在眾人求告時,上主選擇沉默,因為祂還在等待以色列人的真正悔改。但上主沒有真的什麼也不做了,祂在傾聽,或許上主在聽每一個人說的話,祂也在計畫一個令敵人也無法測量的計畫,在第二十七節中,上主透過先知的口吻,去告訴以色列人,不要躲起來,不要以為上主不會聽進去以色列人的話語,並且告訴以色列人,上主不疲乏也不困倦,只是他在等待敵人認為自己消失,並在敵人走上高峰時,一手把他們全部拉下來。

 

上主的緩緩,或許就是他也在聆聽,他在等候我們回歸,當我們因為人際關係或物質享受,甚至是名與利時,我們都會離開上主,上主就好像是等候我們回家的父母,永遠為你我開一盞燈,雖然打開燈後會有很嚴肅的臉,唸著我們為什麼現在才回來,但是就像是擔心兒女的父母;因為疫情的關係,教會都開啟了線上聚會的模式,或許是不習慣,有人慢慢脫離聚會,這不單只是我們陶樸閣教會會發生的事 事實上美國、英國的教會採取了這樣子的事工,一開始很新鮮,但卻在一個月後慢慢少了百分之二十的人,他們消失了。 他們就像是以為上主消失的以色列人一樣,可我們知道,上主一直在等候我們的回歸,就算我們因為疫情逼不得已待在家裡,但上帝依然帶領著牧者、傳道師利用高科技,化為數位的信仰,走入每個人的手機裡,當我們在等待的上主的教會打開時,上主已經在每一個人的家裡「緩緩」的待坐著。

undefined

  • 不「緩緩」的人們

回到了人的等待,遇到事情,我們一定會很想趕緊解決掉。就會想盡辦法,用盡力氣,可在當中,會越來越累,特別是依靠自己,凡事都放在身上自己做,不求告神,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在第二十九至三十節中,以賽亞作者說上主會給予疲乏的人能力,給軟弱的人加力量,意思就是上主知道以色列人在戰爭之下一定失去了力量,並身心疲乏著,但有些人卻還是認為上主不在了,他們只好自己決定該怎麼做,在這樣逞強的模樣下是會容易困倦,也容易跌倒,即便是年輕人或強壯的,因為他們不想在等了,不想緩一緩自己的情緒,不想慢下自己腳步。

       

        回到我們的信仰,特別是當我們停止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每個人都要在家裡,有些人很乖,可有些人可不乖,最近也聽到一則新聞,明明還沒解封,就有人去小琉球玩水,經當地居民警告,也被罰了錢,這樣的案例不僅是在國內,世界每個角落都有,當我們開始無法出門時,每一天看見的都是家人,有的家庭會因為會爆出更多的家庭問題,而朋友之間的友情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出來連繫關係,但也成為了一種考驗,友情堅不堅固,愛情堅不堅固,當每個人都成為了城市中的孤島時,時間好像被停止了。但當我們一個人時,我們會有很多時間去檢視自已,檢視與家人、朋友的關係,甚至也會檢討自己有沒有什麼讓人不開心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親近上帝所創造的,也透過上帝的恩賜來做一件不一樣的事。透過這兩段經文,我們可知,當我們在等候時,我們往往不會想要等待,甚至在等待的時候只是空等或做沒有意思的事,這只會讓身心靈更軟弱更疲備,何不把一點「等公車、等人、等疫情解封」的時間來等神呢,讓等待變成持續緩緩的親近神吧。

undefined

  • 「緩緩」等待

而在第三十一節,這一節一共分為四小節,第小節,也就是「等候上主的人必重新得力,「等候」這詞更有聚集的意思,或許在以色列人的文化中,等候不是一個人而已,而是一群人在等候上主,並且要重新得力。而第二小節,是以色列人要像老鷹一樣展翅上騰,作者利用老鷹的一種更新羽毛和鳥喙的方式,來去比喻以色列人的情況,以色列人的等候不會因為會使他們離開危險,而是在危險中依然頑強的等候上主的到來,這樣的等候可能是緩慢的,而當他們依靠神,他們的改變就會像如鷹上騰一樣,生命會轉換成更豐富且有恩典的樣式。

 

        弟兄姐妹們!等候不是只有一個人等候的,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等候,就因為等候,我們的目標或許是一樣,我們都希望台灣、全球可以渡過這樣子的疫情,但千萬不要離開上主了。在聚會的時候,我常常透過LINE的線上人數,來看每一個人有沒有在線上,或許有人是跟著家人一起,又或著在忙碌,但是真正能夠在線上出現的,是群組的不到二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人數在網路上,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沒有什麼感覺,好像根本沒有在聚會一樣,但是換個方式來思考,當你在等待什麼時候實體禮拜的時候,不要忘記弟兄姐妹每一個人的心是一樣的,這也是一種「聚會」,我們的目的在於祈求神讓疫情停止,讓世人免受瘟疫的吞蝕;相信我們透過網路,彼此思念,彼此代禱,為台灣和世界代禱,並且親近神,上主必使我們如鷹展翅上騰。

undefined

結語

 

        親愛弟兄姐妹,分享了「緩緩」中三個小主題,透過以賽亞書四十章27-31節,我們知道等待中我們時間使我們對每一件事都緩緩而行,而上主更是在信仰上第一個「超前部署」,先暫停自己,並張開耳朵去聆聽我們,而在我們回應上主時,我們卻要緩緩的去感受身邊的人事物,並透過這些時間去更堅固你我他、與神的關係,更不要忘了,不只有自己等候神,而是全世界在等候神,而在等候不是停止不動,更要以不同方式(網路、電話)來聚集每一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