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124

1(大衛上行之詩。)以色列人要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
2 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
3 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地吞了。
4 那時,波濤必漫過我們,河水必淹沒我們,
5 狂傲的水必淹沒我們。
6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他沒有把我們當野食交給他們吞吃(原文是牙齒)。|
7 我們好像雀鳥,從捕鳥人的網羅裡逃脫;網羅破裂,我們逃脫了。
8 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

undefined

前言:姐妹弟兄平安

   

    我們來回想一種經歷,這種經歷會帶有緊張,害怕,甚至有危險的意味,如果把高風險的遊樂設施算在裡頭的話,也會帶點刺激性,當然如果發生危險也是很可怕的,我記得有一次跟親威朋友到河邊玩水,那時候的我玩心大發,已經不在乎什麼危險了,忘記我將要跳水的地方很深,就這樣差點「英年早逝」,好在有個年紀比我大的姐姐,只用一隻手把我從危險裡救出來,這個時間好像不差三秒,就完成這樣的救援。

   

    而在今天的經文中,這一篇經文的作者有學者說是大衛,背景可能是在說非利士人攻擊以色列人,那時掃羅當王,可是掃羅沒有立馬攻擊,而是使非利士人把掃羅王的國土一分為二,好在大衛興起,透過大衛的帶領,成功把非利士人給趕走,把一分而為二的以色列給救出,重新建立大衛王朝;當然也有學者指出如果這首詩是在指以色列被擄得釋放,所以作者應不是大衛,可出自於先知,或以色列人以共同的經驗所編輯的詩歌,這是一篇以色列人對上帝的感謝,當他們開始從被擄的城邑離開時,他們就像是一隻隻可以展開翅膀的小鳥,往自由的藍天飛去,這首詩或許是在回想過去他們遭受攻擊時,上主是如何搶救他們,今天就透過這首詩一起來分享。

undefined

 

一、上主的同在(幫助)1-2a

 

首先這首詩的一開始就說到,以色列人要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他們,這一句是假設語態,其意思也有可能是「如果耶和華不幫助我們,會怎麼辦?」。但第二節上半段又再一次重覆,或許詩人說的是已經完成的情況,也就是以色列人已經被幫助了,就有點像是條件式的句子,如果不是上主的話,以色列人會淪落到什麼樣子呢?當然,以色列人早已經被擄去過了,這是因為上帝不幫助他們,為何不幫助以色列人,原因在於以色列人犯了錯,上主才離開他們,但若是他們轉回到主面前,上主就一定會幫助他們。

 

    這一句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原文的「若」,具有二擇一的意義在那裡,所謂的二擇一,也就是若你要成為一個好人,你就必須有正面的思想觀,及不停止的行善,且要捨棄容易犯罪的思想和行為,當然這是為了上主而做,不需要讓人看到,而上主的幫助在於我們要歸向祂,如果我們想要神為我們而戰,就必須要向著他,幫助才會臨到;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當兩個人都是基督徒的時候,兩個人同時都有需要改變的地方,當相處起來會互相較量,甚至自信滿滿的告訴對方,上帝一定會站在誰旁邊;上帝從來不站隊,因為祂代表真理和生命,當我們覺得上帝需要站在我們的身邊時,何不主動的面向上主,上主就自然會幫助我們,就像以色列人他們對過去罪的悔改,上主就必然與他們同在。

undefined

 

二、危難將臨到2 b-5

再者,詩人描繪出了一個「非常突然」的景況,也是「特別緊急」的畫面,首先是有一群會吃人的人,要攻擊詩人他們,並且以怒氣要把詩人等人給吞了,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怒吃」;再者第二個情況是有波濤和河水要漫過他們,要淹沒他們,最後有狂傲的水要蓋過他們,也就是要把他們給「滅頂」,注意到第五節的「狂傲」,其意有驕傲和自大,還有烹煮和煮沸的意思,有想像力的弟兄姐妹可以這麼想,狂傲自大的人就像是煮沸的水,他們的傲慢和偏見就像是沸泡一樣會使人「燙傷」,再者也會被其壓制,或許波濤和河水是狂傲自大的人的陷阱,使詩人等人被拉進去,然後再加以烹煮,並且「吃掉」他們;這個就是詩人等人所要面對的危難。

undefined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危難,狀況都不盡相同,但都曾千鈞一髮,有時候是我們根本不曉得的景況,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當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發達的地方,好多的知識就像是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湧出來,當我們什麼也不知道時,世界的水溫就會慢慢的升高,從而讓我們被煮熟,並且被這主流社會給吃掉;再者就像是習慣一樣,一個小動作不改,會成為習慣,習慣將成為一個人的個性,而個性在不改將成為人生命的致命傷,當我們想要回到過去時,原本的我們就已經被現在的我們給吃掉了;詩人面對雖然是外族的攻擊,但是若他們的行為依舊不改,他們就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把自己煮熟了,直接獻給敵人;「危難」就像是緊張狀況一樣,需要我們每天的警醒,若不警醒,再小的突發情況都會使我們被這世界給煮來吃。

undefined

 

三、上主必搶救6-8

 

第三,6至8節的畫面是歡喜的,告訴我們以色列人的上帝已經做了搶救的工作,因為上主即時把他們從敵人的煮沸的鍋子給打翻,救出被關在鳥籠裡的以色列人,當有些以色列人將要被敵人給吞吃的同時,上主的手直接扳開敵人的手,或許有想像力的可以想出這樣的畫面,當人質將要被壞人給殺或著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時,即刻救援的英雄就這樣在這樣的時刻來了,一些動作戲的劇情總是會讓我們很緊張不是嗎?然而第七節更描述的很生動,就像是小鳥從捕鳥人的網子裡出來,網羅破裂,這裡的「破裂」在原文的語法中,有被動的語態,可以肯定的是有另一種力量介入,這裡就能可以說是上主的力量,然後小鳥(以色列人) 就飛出去了,這個都是因為上主,而且是造天地萬物的上主。

undefined

    當我們落入到了強權勢力或人生的低潮期時,我們就像是一隻隻鳥一樣,被他們抓進了黑暗所編織的網羅裡,在當下我們可能瞬間失去人生的盼望,當然會做一定程度的掙扎,頑強的抵抗,但若對方比我們更強大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壓在他們身下,動彈不得,或是像被關在籠子裡的野獸,絕望看著煮沸的水,人生就到此了嗎?我們何不把一切的信心壓在上主身上呢? 或著站起來吧,看清現在自己的處境,或許拿「壓在身下」這比喻可能有些牽強,但是若要反轉,必須得勇敢扳倒他們,有時候同樣經歷的人更可以聚在一起,集結更大的力量,我們得先站得住腳,把過去的自己給喚醒,上主的同在也許就會趕上,並且透過不一樣的方式,把黑暗的網羅給扯破,破曉的亮光就會出現。

 

結論

    結論來說,詩人以三種危難來訴說以色列人被擄的情況,並且透過歸回的喜樂去感謝與他們的上主,我們或許就像是詩人所說的,當我們試著要呼求神,我們得要先歸回紳,並且毫無保留的順服神,在危難臨到時,我們不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被這世界慢慢烹煮,而是在世界要來吃掉我們前時刻的警醒,並且在最潦倒的時候,定晴於神,並在神的救援前頑強的抵抗黑暗的壓倒,上主就必會在刺破黑暗的網羅,使我們從黑暗逃脫,到神創造美好的天空,自由的飛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