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經文: 路得記2:1-3;8-9;15-16

2:1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族中、有一個人名叫波阿斯、是個大財主。

2:2 摩押女子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拿俄米說、女兒阿、你只管去。

2:3路得就去了、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他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裡

2:8 波阿斯對路得說、女兒阿、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裡拾取麥穗、也不要離開這裡、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

2:9 我的僕人在那塊田收割、你就跟著他們去、我已經吩咐僕人不可欺負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裡喝僕人打來的水。

2:15他起來又拾取麥穗、波阿斯吩咐僕人說、他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他、不可羞辱他。

2:16 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他拾取、不可叱嚇他



 

undefined


 

前言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應該都有聽過「社工」這個行業吧,甚至我們的弟兄姐妹有人也是社工的身份,像我的家人,就有兩個社工,雖然有一個已經回自己的本業,也就是幼教的行業,但這也是幫助社會的一個工作,培育國家棟樑的幼苗,正是幼教行業在做的事,而社工他們的工作呢?為得是平衡社會的經濟,他們走向偏鄉,親近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不管是單親家庭,還是青少年的煩惱,協助失去工作的無業遊民,甚至是為沒有飯吃的人,不管喜歡吃飯還是吃麵,這些雞毛蒜皮小事,這都成為他們的工作範圍。

     在家裡還沒真正進入到教會服事時,我們也有經歷到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我還記得國中時,常常需要寫感謝信,感謝那些幫助我們的人,這些記憶讓我對社工師,有了初步認識;而我的一個玉神學妹,過去還是我的社工老師,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我就會去思想,甚至透過我二姐本身是社工,就有了一些感受,這些感受或許來自一碗麵,這些社工師就像是給一碗麵的麵攤老闆,他們透過愛心麵的方式,去鼓勵客人奉獻一份愛,來讓沒錢吃飯的人有一頓飽足,從而鼓勵他們重新以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人生。 今天這幾段經文,是路得這個摩押女子,走進了以色列人社群,去為著自己婆婆,勇於尋找一片生路,首先是從能不能讓彼此活下去開始,透過今天的分享,來去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幫助人的基督徒。

undefined

一、讓我為你尋找一碗麵

     首先,我們從第二章一至三節說起,路得與婆婆說,容我出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這裡是路得主動要求,而且路得並沒有打算爭取婆婆的同意,她不去問自己可不可以去,乃是她覺得自己必需要去,從這邊去延伸一件事,就是路得和拿俄米都沒有依靠,沒有依靠是失去了丈夫,及沒有工作能力,也失去了經濟來源,路得還年輕,她體力充沛,或許她覺得自己理應做出改變,所以提出這一個要求,為的不只是自己,不管她與拿俄米的關係好不好,從經文上去讀,兩個人還是互相幫助的。

    路得這一句話,或許有弦外之音,也就是她要為婆婆找尋活下來的機會,而她不管婆婆接下來會說些什麼,路得已經下定決心,而這裡透露出了一個以色列律法(利未記十九章九節),這律法說到,以色列人不可在收割時,收割在農田角落上的莊稼,也不准清理田間掉在地上的麥穗,讓有需要的人,包括寄居的、孤兒和寡婦撿拾剩餘的麥穗,路得或許知道這件事,而這舉動讓故事有了轉機,雖然路得依然是外邦女子,但因為她的善舉,慢慢的被人得知。

    在這可以看出,路得和拿俄米是值得被社會幫助的,即便路得是外邦人,甚至礙於文化風俗,無法完全接納路得,但路得向婆婆所行的,讓這社會某一些人(波阿斯)注意到了她,只因路得照顧婆婆(路2:11);幫助人是讓人重新有能力面對社會,但若路得是對拿俄米不善的,應該會有人想把她趕走,路得卻成為了家裡的幫助者,甚至主動為拿俄米找尋「一碗麵」時,這樣的畫面,或許很多身為社工的弟兄姐妹,會助他們一臂之力,並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如同在貧苦的生活中努力的工作,多少也會慢慢被看見。

undefined

二、讓我使你擁有一碗麵

    再者,透過八至九節,波阿斯與路得的第一次對話開始,波阿斯主動要路得留在此地,讓路得不要離開他的田,要常跟著他的使女,也吩咐他的僕人不可欺負路得,波阿斯說出的每一個字,以及他面對路得的態度,溫暖了路得的心,甚至是給予她鼓勵,波阿斯沒有趕走她,他給予一個謀生的機會,也就是讓路得擁有「一碗麵」的可能性。

    而這裡可以提出我們成為幫助人時,我們以什麼方式去幫助,給予需要的人幫助,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的觀點,讓幫助成為羞辱別人的工具,最多的時候是在別人需要安慰時,我們給予的安慰不是他們所要的,這樣是會令人反感的,我還記得我遇過一個姐妹,這裡就不說她是哪裡人了,她為著學校的募款,做了好多,但是卻始終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只因為她所給人的態度,她覺得她所做的事,每個人都要接受,甚至她強逼著每個她協助她的人,要以她的方式去做事,如果達不到她要的,獎學金就沒了,甚至不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從這裡相比,波阿斯的話語是溫柔的,他或許已經肯定了路得的善舉,而其中有些情素,也可能助長了波阿斯對路得的好感,但若路得行為不好,波阿斯肯定也不會想親近;他使路得有了一線生機,而且故事如同波阿斯的名字,快速的變化,也快速的改變了路得與拿俄米的生命,讓本是無光的生活,成為了一個有盼望的開始,就像麵攤老闆給了生命失喪的人一碗麵,加上幾句溫暖的話,就可以使人身心得飽足。

undefined

三、給你的不只是一碗麵

    最後,在十四至十六節中,波阿斯做了些舉動,從他不趕走路得,還要求她要在他的田裡工作並拾取麥穗,甚至是有意的讓路得有更多的恩惠,波阿斯命令僕人要從捆裡面把麥穗抽出來,讓路得可以撿起來,可見他的幫助已經超出了律法的要求,或許這個律法,只是以色列人的基本導德,只是士師記的背景,沒有一個人記得神,等同於沒有一個人記得律法的意義,而波阿斯不但讓路得有養家活口的來源,也以食物和溫暖的話語飽足她的身心靈,甚至給路得更多的恩典。

    泰國有一個廣告是講述一個孩子為了家裡的人需要藥,去藥店偷了藥,被發現,在被追打時,被麵攤老闆看見了,麵攤老闆主動為他付了藥錢,也給了這位孩子一碗麵,事情過去了很久,麵攤老闆因病而危,在老問的女兒為了手術所需要的錢,而手足無措時,為老闆開刀的醫生只給女兒一張紙,也就是你的帳已經在一瓶藥和一碗麵下還清了,而這醫生就是老闆所幫助的孩子,或許孩子會說出,你給我的不是一碗麵,而是我家人的命。

    波阿斯就像是一個麵攤老闆,他對路得的幫助,路得已經放在心裡,或許路得想要報答,而他的報答也是給了波阿斯一個孩子,而波阿斯在經文中是沒有孩子的,或許波阿斯的出現,只是替那俄米延綿子嗣,但波阿斯和路得的情感應該是真的,波阿斯看見了路得,並給了「一碗麵」,還讓這一碗麵,這一份關心,成就了之後的故事,讓波阿斯與路得有更不一樣的事放展。

    給人一碗麵,或許從社工的角度去看,是要他們吃飽了,有能力為自己而活,甚至有的社工會覺得到不如教他煮一碗麵,讓他透過煮麵是能夠謀生計的,也鼓勵他們有不同的發展,這或許是他們的初衷,而這碗麵帶來的是什麼發展,可能就是因人而異了。

 

結論

      結論來說,透過「一碗麵」的詮釋的路得記二章,道出了社會工作的一角,能夠幫助人是一件事上帝喜悅的事,而能夠在困境中鼓勵一群跟自己一樣的人,甚至為著他們尋找一碗麵,不僅是人會看得見,神也會看得見,而幫助人,需要以溫暖且貼近人心的態度去親近他們,不去傷他們的心,而是要懂得傾聽,甚至給他的不會只是一碗麵(物資),而是要教會他煮麵(工作能力),讓他在這社會再次活出美好的自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