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15章8-10節

8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直到找著嗎? 9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 10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前言

        近期,我在年輕人最愛玩的抖音上發現了一系列的影片,這個影片是烹飪為主題的,前面是一群人在浪費食物,甚至是將食物拿來玩;接著是一個女人開始烹飪,她的手法以及神情顯得非常的淡定,同樣也使用了大量的食物來做大量的餐點。但唯一不同的是,那些浪費食物的人,卻沒想過要完全的運用食物,而是任憑食物掉在地上,突顯出一種奢侈浪費的感覺。但女人卻將所有的食物運用到最大,甚至她並不是自己吃,而是發給了需要的人,從而讓每個人都能拿到一個超過原料價傎的餐點,除了原料價格,也暗藏著女人對食物不浪費的心以及對人關愛的心。

 

        今天的經文,非常之短,短到讓前面的牧羊人比喻,蓋過了它,甚至也用這段經文去呼應牧羊人的比喻,當然三個比喻同時都是在與文土和法利賽人對話,但也能分出來單獨來說。首先,對這一段經文的解讀很常以「上帝」做為「女人」的想法做解釋,而我們就是迷失在屋子的錢幣,這是最普遍的解釋,但是若牧羊人的比喻是在挑戰法利賽人和文士,讓他們從日常生活中去發現需要去關愛的對象,可能詮釋又會更不一樣。牧羊人和找錢的婦人有相同的目標,就是找到遣失的事物,而婦人與牧羊人不同的是,牧羊人至少還有人可以幫他看羊,婦人可沒有人幫她找,在這個找尋的途中也不斷的在「付出」。耶穌以這個比喻向法利賽人提出挑戰。今日我們就以「一元的價值」來與大家分享。

是花在看似不值得的事上

首先,在第8節中,是大家可能不會在意的地方,就是婦人開始尋找的動機,以及她正在尋找時所做的事,這些可能都是找錢時所必需的動作和想法。但在許多學者的研究,在加上一些關於這經文的時代背景,將婦人所需物品的價格都分析出來。首當其衝的是婦人所點的燈,再來就是一天的三餐,再加上用水,這些都是婦人在領薪水(或丈夫領薪水)時就規畫好的。卻因為掉了錢一塊,而婦人住的屋子不是像現在有這麼多的窗戶,而是一間小泥屋,在靠近天花板的牆開了一口小窗洞而已,婦人逼不得己,只好將房子打掃一遍,並多點了一盞燈,這樣一定會打亂婦女原本對錢的規劃。但為了那一塊掉下來的銀幣,卻讓婦人值得並且仔細,且快速的找到,雖然婦人必須得付上代價,但卻是盡全力在燈火熄減前,找到這枚銀幣。婦人花了好一些金錢,去找尋一個銀幣,這在我們聽起來是非常不可思義的事,掉了就掉了,何必再浪費其他的資源去尋找呢?而對於法利賽人也是如此,而法利賽人對於罪人也是如此的想法,犯罪了,就讓他們跟罪去吧,不需要花時間去找尋他們,因為根本就不值得。

前兩週有機會在婦女會團契分享訊息,在當中透過去台南的課程,給了這些媽媽們一個練習;這是一個關於團體促解的活動,活動內容是寫一個主題,讓這些媽媽們發表自己意見,因為快過聖誕節了,所以以「聖誕節可以怎麼佈置?」來做主題,當中有一些規則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言,而且不可以引導人去講自己的想法,甚至不可以說對方的答案不好。發言時間一共八分鐘,就跟婦人找銀幣是一樣有限時,在有限的時間將問題解決掉。當然有幾個在旁邊看的青年就覺得為什麼要花時間在一件事上。我的想法就是能讓每一個人聽到彼此的意見,彼此試著彼此了解,就算花在多的時間或金錢都值得。

是拉近婦人和鄰舍的關係

當女人找到那一枚銀幣的時候,她非常的快樂,這種快樂是無法藏起來的,她離開家中,去找附近的鄰居和朋友訢說自己的喜悅,而附近的鄰居和朋友也為這個女人感到開心;雖然字面上來是沒什麼問題,因為大多數是都被第十節的經文所影響到,若是沒有第十節做為結論,這節經文會變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個女人找到錢還要出去外面找別人訢說她的喜悅,奇怪的是鄰居和朋友竟然也為他開心。這段經文的想法和態度,語氣,在當時社會不是一個特例且是常見的。也就是只要得到了什麼,或解決了什麼,就會告訴附近的人,甚至是寫信給在遠方的家人,他們不會因為這樣而罵你,而是會跟著你一起快樂。在這裡其實要表達的是人跟人的互動,因為當主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喜悅。在他們的想法中,是能夠打破冰冷關係的開始,甚至是會主動持續這樣的關係。

        我的姪女剛上國中一個月,每一次下課回來,她就迫不及待的分享她做了什麼,她上什麼課,她跟誰聊什麼,甚至她覺得她未來想要參加什麼活動。聽起來有點煩,但這就是她想要跟家人有多一點連結的。因為剛上國中,一定會緊張,一定會害怕,而當遇見什麼好事的時候,一定會第一時間跟家人朋友分享。這裡也是告訴每一個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煩呀,因為這就是他們想要跟你更親近的開始。雖然一上國中前都是你們在養育,但孩子們一旦成為了青少年,更是要學習去傾聽的。如同婦人週遭的鄰居,這個地方耶穌或許也是希望,法利賽人能夠為罪人的悔改感到歡喜,這才是他們做為上帝僕人的使命。

是因他人悔改所感覺到的喜稅

耶穌這段比喻在現代是常被拿來比喻成「上帝」不遣棄像失落錢幣的我們,但耶穌其實比喻的對象是法利賽人和文士,甚至可能沒有責備的語氣,有鼓勵和點醒的感覺在,在第十節中,耶穌或許是將法利賽人和文士比喻成了「神的使者」,因為他們的職業的緣故。並且將他們再度置放在婦人的鄰舍、朋友的角色中,讓他們為著婦人找到錢時的喜悅而為她感到高興。這或許也是耶穌將關懷的手伸進他們中間,雖然就如牧羊人的比喻,耶穌有嘲諷他們,但也是希望他們可以正視他們與上帝的關係。將比喻當作一個參考,且為著罪人的主動悔改而喜悅。

        牧師有非常多為青年禱告的例子,除了這本是她該做的,再者是上主的感動不停的在她身上,一個是因為沒有考上證照,必須得重考的;一個是想要考警校,他們的共同點是會利用平日的時間去打工,然後晚上棖本沒時間看書,而主日禮拜和青年聚會不常來。牧師語重心長的跟他們說,教會還是要來的,並且要懂得善用時間。感謝上帝讓他們都還能及時悔改,回到教會,且常常在裡頭服事,而牧師的禱告也就被上主兌現了,兩個青年都因為自己的信仰和堅持,考到了證照和考到了警校。這樣的喜悅如同耶穌要法利賽人去正視的,因為上帝也會為一個罪人的及時悔改感到喜悅。

結語

        總言之,失落銀幣的比喻與失去一隻羊的比喻非常的像,但這裡更多的是正面性的鼓勵,甚至期待法利賽人能夠成為婦人的鄰舍。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像是「失去一元」般不值得的事發生,我們只看表面的不值得,卻忘了收獲到銀幣的喜悅是非常強大的,因為要看重每一件事可能性。再者也要學習像鄰舍一樣,去傾聽他人的聲音,並且為他們的悔改的喜悅,讓這掉落的「一元」找回來的價值比過去還要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