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賽亞書35章3-7節

3 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強壯,使無力的膝蓋穩固;4 對心裏焦急的人說:「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上帝要來施報,要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5 那時,盲人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6 那時,瘸子必跳躍如鹿,啞巴的舌頭必歡呼。在曠野有水噴出,在沙漠有江河湧流。7 火熱之地要變為水池,乾渴之地要變為泉源。野狗躺臥休息之處必長出青草、蘆葦和蒲草。

undefined

前言

什麼樣的人事物,會鼓勵到陷入低潮的你?或是什麼樣的故事可以激勵你的心,讓你可以從死陰幽谷爬上來。在過去我遭遇到不順心的事時,甚至覺得自己走到了盡頭,且認為上主好像根本就遣棄我時,常常會聽到一些令人振奮的歌曲,而且大多不是教會的詩歌,而是帶有正面力量的英文歌,像是Christina 的「fighter 戰士」還是天命真女的I’m survivor我是悻存者,都讓我的心被振奮到,重新回到生活的正軌,當然太魯閣族更有一些勇士組曲,讓勇士在出去獵物或是保衛家園時,給予信心來保護家庭。

而在今天的經文中,雖然今日的講道經文是介定在4至7節,但在整個第35章中,是以色列人的歸回之歌,如同擴散在外的戰士的凱旋之歌,當他們得知他們可以回到應許之地,錫安山上的耶路撒冷山城時,他們快樂的如小鳥一樣,可作者在這裡把重點擺在那些不能順利回城的人(動物),從老人、婦女、小孩,甚至還有家畜,因為被擄導致家破人亡的家庭非常的多,有非常多的家庭失去了兒女,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妻子或丈夫,而在裡面有一群人是被上帝關切的,英文可以說是disability, 中文我們稱之為身心失能。這些人也有想回家的渴望,但是缺少了的是可以回去的信心。此刻我們將透過三個子題,一起鼓勵不單是鼓勵身心受損的弟兄姐妹,也鼓勵心靈憂傷的弟兄姐妹,在這個第二待降節中,互相幫助來找回失喪的信心。
 

undefined

一、是帶有鼓勵的語氣

在第3-4節中,作者透過一些正面的詞句,例如剛強,而這剛強就有強壯、支持、穩住等意思,去鼓勵那些可以以自己能力走回應許之地的人。或許在1-3節中,是一首回歸之民因為喜樂所唱出的歌,但作者卻要他們回頭去看,因為後面有好多不能夠以自己的力量走回去的人。使無法拿起行李的人有一個幫助,甚至是扶住他們,使無法站立起來的人,給個肩膀彼此幫助,甚至在驚慌失惜的人面前告訴他不要緊張,要穩住情緒,並且告訴他們上帝會來拯救我們,且要對我們的仇敵施以最大的反擊。

待降節第二主日主題是信心的主題,當中亦有非常多的詞可以與信心做連結。比方說信心與耐心、信心與勇氣,信心與戰鬥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成為基督徒時,會經歷一些磨練,並且粹煉出來的基督樣式的品格,但在3-4節中,發展出我們要成為一個鼓勵者,基督徒要成為一個會為他人生命拍手的鼓勵者。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的生命從死亡中被拯救出時,我們應該要給予精神上的獎勵,一些好的、建設性的話語,並且不只是待在教會裡,且要走出教會,與教會一同成為部落社區的祝福。那我們要怎麼鼓勵人呢?透過太魯閣族的一句話,也能將他人的軟弱被強壯起來,鼓勵人不是一直說加油,或是逼他一定可以的,更不是給他抱有很大的期待,卻忘記他們的軟弱是與我們不同的,從而給他們加注壓力。太魯閣族語中有一句叫做ini huya,直釋為「沒關係」,卻含藏著明白他人的軟弱,並給予善意的支持,這一句對於太魯閣族人是窩心的,能夠幫助軟弱的人擁有力量,與三四節中的初衷不謀而合。

 

undefined

二、是突破限制的關鍵字

而在5-6上半節,是一段非常生動卻不切實際的描述,為何這麼說呢?如果沒好好的讀懂原文或是了解經文脈落時,往往容易陷入成功神學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信了就會得到,信了上帝的盲人或聾子馬上會看見,馬上會聽見,或淪為只能從靈性的方式去教導,如果5-6上半節與上一子題的經文做一個結合,可以看得出,軟弱的人已經剛強了,並且他們所在意的限制不再是限制了,他們重新將自己的限制成為一種力量,並專注在於神,眼睛看不見這個世界,但是他可以見到黑暗裡發光的神,耳朵聽不見的,卻能透過信心來專心聽見神的聲音。

在我讀玉神時,有一次泰雅爾團契演出一部關於一個天生聽不見的人,而他的生命更是讓人為之動容,而我有幸為泰雅爾團契寫下主題曲,讓我能夠重新省思一個身體和心智有挑戰的人,是要如何面對挑戰,並跨越這個難關。或許我們會認為一個人失去了視力或聽力,他就是一個不是完美的個體,但在希伯來文中的「殘疾」(利21:23;歌4:7)會打破大家對於身心障礙的定義,它有兩個條件,一是身體心智上的缺陷,還有一個是道德上的完全清白;如果以這兩種做為條件,大家都是有殘疾的人,因為沒有人在道德上可以完全清白,有人會說謊,有人會偷小東西,有人會對家人不好等等,這些都是道德上的不完全;然而反過來的思維也就是大家都不是一個有缺陷的人,而是一個具有完整的靈魂且能夠獨立思想的人,並且要突破盲人、聾子等等的框架,重新活出一個鮮活的個體。

undefined

三、是趨使改變的影響力

最後第6節的下半節至第七節,這是一個大的改變。如果說這兩節是改變的結果,那前面的第一主題,也可以說是改變的動機,第二子題也可是成為改變的過程,因為在突破限制時,必須需要時間,如同身心障礙者或著弱勢群體的正名和正視運動,都會有拉扯和失敗,但卻能夠影響整個世界,並且在世界造成不小的振動。而這第三子題,會是上兩子題的綜合和延伸。而這裡也被生態學家拿來做為一個氣候改變的證劇,甚至有學者和解經者認為,人的一舉一動是可以使大自然改變。溫室效應就是最直接性的改變和傷害。

不僅僅是大自然,一個社區的風氣本就是一群人所帶出來的,並會帶來不同效果的影響力。這週五剛好是國際身心障礙日,目的是要讓一些弱勢的群體被看見,並在社會造就一個無障礙的環境,但何謂有障礙的環境,也就是對一群弱勢族群不友善的環境,不單是對待身心障礙者,美國也曾將黑人和白人分開,舉例黑人不可以到白人的生活社區;而婦女在早期也不能夠隨意離開家,必須要得到丈夫的同意。創造一個具有多樣性和包容的社會環境,是以賽亞書作者在這個經文裡想傳達的,也就是不單是要讓好手好腳的人回到應許之地,那些身體上有不便的更要一起進入應許之地。回到教會,什麼樣的人可以進到教會呢?是每一個都渴幕上帝的人。

結語

 而在這充滿信心的第二待降節主日中,我們透過這一首如同戰歌的經文,雖不能以音樂的方式來唱,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像一首首激勵人心的戰歌,我們不單是在教會彼此鼓勵,也要唱著讚美的歌走出教會,幫助那些軟弱的人慢慢站起來,再者我們也應該突破生命的限制,轉向能夠延伸上帝恩典的方式,讓自己不是一個機器人式的生活,而是偶爾有意外,但是不會失去信心的生命,最後也透過鮮活的生命和充滿信心的歌聲,像一道道光在黑暗中發光,並照亮需要被照亮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