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經文:馬太福音5章3-12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11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12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undefined


前言

        新年快樂!雖新年假期過完了,不過就是要趁現在,透過耶穌的祝福來祝福弟兄姐妹。而在中國的著作「書經」有五福;分別為「長壽」:沒有意外,且長命百歲;「富貴」:因為錢多所以有社會地位;「康寧」:因為身體健康所以心靈也健康;「好德」:本性善良所以得平安;「善終」可在死之前沒有任何的病痛和殺身之禍。雖然這些都是好的祝福,但生活本身就充滿著不可預知的事情。

        在今天經文當中,是「登山寶訓」的前言-「八福」,它顛覆了前面所談的五福 是抵擋公元前2世紀至前1世紀流傳的猶太教愛色尼派所提倡的額外戒命,指若要得到天上福份所需要遵行五條戒命。後世學者相信,這五福在當時社會非常流行,所以有人拿來問耶穌,雖不知道五福內容為何,但耶穌卻因此提出從正面思想出發的八福。乃是不希望當時的信徒學習愛色尼派,因為額外戒命,反而將天父頒佈的十誡被遺忘了。這個八福不僅僅是對愛色尼派的回應,亦是重組人們對福氣的定義,從個人的福份擴展到群體,並擴散到整個社會。今天就透過「耶穌的祝福」來分享。

undefined

  • 福氣的基礎

        首先,我們將八福分成三個層次來談,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的想法,來自於第三節中的「虛心」,直譯為「心靈是貧窮的人」。這句已是非常的震撼,因為這不是在談人的心靈有多卑賤或是沒有價值,相反的這句話語是在談每一個人在接受福音時最差的狀態,例如:破產或被人際關係被傷害:而這一句卻是其他福氣的起頭,耶穌挑戰門徒挑戰人們對困境的想法,並反轉人們對福氣來由的看法,從消極轉變為積極的看待,因為接下來的福份是比物質的福份更貴重,而這個福份卻是耶穌祝福的基礎。

        什麼時候會是最困難的時刻,是家庭最蕭條之時,連三餐都有困難;是剛被分手的人,付出的太多,卻得不到與付出相等的回報;或是在職場爬的很高,突然掉了下來。但要以什麼方式來面對呢?還記得我大學時,因個人因素,有好幾堂課沒去上課,甚至在大三寫論文時,我多次與同組組員說謊,在謊言越滾越大時,我選擇禱告,讓神使我正視問題,雖然禱告完卻依然要延畢一年,我卻在這一年,感受到上帝的祝福。當每一個人肯面對自己的錯誤時,上帝的祝福就在那時出現,當然我們不一定會抓住上帝的祝福,反而會依照自己的心情來讓困境變得更困難,唯有在困難前轉向上帝,祂必會賜給我們,這就是耶穌祝福的基礎。

undefined

  • 有福前的態度

第二個層次是態度的表現,分別是對自己的態度要「哀慟」,對他人態度要表現出「溫柔」,而對神的態度要表現出「飢渴慕義」;哀慟的人是在經歷生活遭遇到極大的變化時,通常是犯罪嚐到了苦果,對自己所做所為深感痛悔,而這樣的人是會被上帝看見,並給予安慰;而對他人的態度則要轉變成「溫柔又溫順」,這個溫柔不是軟弱,而是在面對他人時,能夠控制情緒及慾望,轉而變成一個在身心靈都有條有理;而對神的態度卻是飢渴慕義,對於其他的事情,溫柔成為了一個限制,可在面對飢渴慕義卻是不斷的尋求。三種態度皆是透過使人「虛心」的困境所延伸出,並使人選擇一個有福的人該有態度是什麼?

用我的人際關係來舉例,有一次與朋友之間有些磨擦,在第一時間時,我選擇先把自己的觀念拿出來與朋友的價值觀對抗,當兩個價值觀不同時,一定會有爭執,但彼此能夠放下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也就對彼此溫柔了起來,甚至會主動將差異拉近,即使還是有些不同,但卻努力將關係修補,再者因為有同樣的信仰,讓關係越來越親近。不僅僅如此,每一個關係都是要從自己為出發點,讓自己看見關係的困境,並虛心的面對自己的錯誤且悔改它,而對人都要溫柔,最後更要以虛心的態度追尋上主的公義。

undefined

  • 有福前的行動

而第三個層面,則是行動上的表現,「哀慟」的表現是「清心」,意思是心裡是乾淨的,對罪的態度則是非常後悔,相信這樣的人是會主動清理自己的罪,或是讓神來歸零。最明顯的例子是稅史馬太,因為他的心曾經因為貪念而犯罪,而耶穌來到讓他感受到自己的罪,並主動「清心」自己。而「憐恤」是對於他人,這個是「溫柔」的行動式,也就是當一個人決定以溫柔來待人時,想必也會願意憐恤人,這通常是法利賽人做不到的事。最後是「使人和睦」和「為義受逼迫」,「使人和睦」的人是因為上帝的公義,行出祂的道,讓社會能夠得到幸福快樂,但若是有人不認同,「使人和睦」的人會轉變成「為義受逼迫」的,當不認同的聲音興起,就會被批評及攻擊,也造成社會的動盪,但對社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

在上一週,牧師透過箴言28章講述我們要有一顆獅子心,這不僅是在態度上要有突破,也是在行動上帶來改變,當我們願意「清心」自己過去的罪,歸零過去的恩恩怨怨,畢然帶來不一樣的自己;而在與弟兄姐妹相處,過去可能不了解彼此,所以不會對彼此溫柔,但在同工後選擇去憐恤他人,就會明白他人的立場和處境;最後我們這些願意跟從主的人,不是要尋求更高深的真理,而是走入部落影響它,雖然會遇到逼迫,但在耶穌的祝福下,我們便是有福的了。

 

結論

在八福中,每一個句子的開頭其實是「有福了」,後面才是什麼樣的人是有福的,而「有福了」也是對當時的社會地位最高的人的祝福,耶穌的比喻反而是讓社會邊緣的人成為天國的高等公民,這些人就是因為生命自然就有福氣在裡頭。而耶穌的祝福不僅僅是對當時代的人,也可以是對我們的祝福,但福氣乃是我們正視自己的生命的問題,並主動靠近問題不迴避,讓上主在問題中祝福我們,而在面對問題時,我們主動悔改,並對他人溫和,更要對神不斷的追尋,更要以行動來使自己清心,更要對人產生同情且主動協助,在對神的福音,極力的使神的兒女和睦相處,即便會產生衝突,我們就算吃虧,也是會得到耶穌的祝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歇克吉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